在这里聆听一段段嬴牟故事 省作协领导到莱芜区调研基层文化工作纪实

济南日报 2019-03-14 11:32 大字

山东小三线纪念园展馆

莱芜,古称“嬴牟”,是一方山水宝地。这里是齐鲁交汇地,山奇水秀、风光如画,东有吉山,西有香山,南有莲花山,北有原山,中有大舟山,汶水西流、汇河蜿蜒,“五山两水”孕育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当之无愧的山水之城。

莱芜又是一座文化胜地。在每个历史时期,莱芜境内都留下了令人惊叹的遗址遗迹,引人一览。3月12日,省作协党组书记姬德君一行赴莱芜区调研基层文化与理论宣传工作。在这里,一段段嬴牟故事向人们娓娓道来。

农民在地头三锹挖出一块陶

3月12日上午,在莱芜区羊里镇城子县村的一处田间地头,调研组人员的目光被一处浅坑所吸引。因为不久前就在此地,在大家的注视下,一个农民仅三锹下去,便刨出了一块褐色的陶片,让在场的人们对脚下这块土地啧啧称奇。

讲解员介绍,这里是嬴城遗址。原来,城子县村所在的地方,曾经是伯翳初始封地、嬴秦祖里,距今约有5000年历史,该遗址是全国第七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整个遗址下面是古墓葬群。

从考古发现来看,嬴城遗址从史前、商周时期一直延续到汉代。出土文物非常丰富,有石器、玉器、骨器、青铜器、铁器以及黑陶等多种陶器,现在地表仍有大量的汉代陶器标本发现。

如今,莱芜区已经完成嬴城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并将重点推进嬴秦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通过培植发展骨干文化企业、文化园区的方式,增强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推动并实现对遗址的更好保护,调研组对此表示充分肯定。

成风化人的贾家洼傀儡戏

在羊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一场精彩的傀儡戏在这里上演,调研组对这种诸腔并陈、绚丽多姿的节目赞不绝口。

贾家洼村有个傀儡戏班子,当地也叫“搓古儡子”,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2006年,“贾家洼傀儡戏”被确定为省级非遗项目,号称“江北第一傀儡戏”。

贾家洼傀儡戏属杖头木偶戏,木偶戏仿制各种戏剧人物的头像和能活动的木制躯体、四肢,并缀以服饰,做成各种不同戏剧情节所需的人物形象,演出设施比较简单。傀儡戏的唱腔是莱芜梆子,属于“梆子系统”的分支,主要是“梆子腔”。

贾家洼傀儡戏第七代传承人王建说:“傀儡戏在它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许多经典剧目如《辕门斩子》充满了扶正惩恶、精忠报国等正能量,这为传递文明新风尚、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发挥了作用。”调研组对此表示肯定,并希望新一代传承人积极向健在的老艺人们学习,深入挖掘尚未掌握的剧目,加强排练,为传统文化繁荣作贡献。

串珠成链的红色教育基地

在莱芜区高庄街道塔子村山东小三线纪念园展馆内摆放着《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调研组了解到,这本书是由山东人民印刷厂印刷的。

近几年,莱芜区整合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依托山东人民印刷厂,建成山东小三线纪念园。山东人民印刷厂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小三线”工程在莱芜建设的战备印刷厂。

改革开放以后,山东人民印刷厂依然作出了巨大贡献。1983年,山东人民印刷厂承担了印刷20万册《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的任务。同时,重印四大名著、《山东画报》复刊、几十年的中小学教材、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81年的高考试卷,山东人民印刷厂每一次都出色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印刷任务。

通过一天的调研活动,调研组还了解到,莱芜境内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如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山东省工委在莱芜建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小三线建设集中在莱芜南部山区,20多家工厂在深山沟里为国防建设备战备荒。

“下一步,省作协将加强与莱芜区的合作,计划在莱芜设立创作基地,充分发挥省作协的人才优势,利用好莱芜区的历史人文、红色文化资源,促进当地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姬德君说。

其间,调研组还到莱芜区寨里镇水北中学为广大师生捐赠了图书、书法作品。社会爱心人士一并捐赠了体育器材。

(本报记者 张鸿儒)

新闻推荐

钢城区总结表彰会光荣册上表彰的22项荣誉里,辛庄镇有15项受表彰,对于未受表彰的7项,辛庄镇党委的态度是下更大气力抓落实 今年,这7项荣誉也要争一争

钢城区总结表彰会的光荣册上,辛庄镇以大项目建设、财税增收等15项工作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单位,而且很多工作排在了前...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