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

莱芜日报 2019-01-10 01:06 大字

□本报记者 郝磊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是创新,根本靠人才。

近年来,莱芜市人才工作亮点纷呈: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在全省地级市率先组建招才局,创新举办雪野国际人才论坛,深入开展人才发展环境评估,首次赴境外举办招才引智活动。

目前,莱芜市自主培养国家“万人计划”专家5名、培养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1名。这些成绩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莱芜市是新兴重工业城市,当前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渴求尤为紧迫。如何更好地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发展?莱芜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小城市要有大人才观”的发展理念,以大境界、大格局、大视野谋求人才工作的大作为。

金雷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莱芜市第一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公司董事长伊廷雷是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企业通过引进泰山学者李辉教授,成立了“大型风力发电机主轴均质化技术工程实验室”。

“高压缩性水雾化纯铁粉的研发,得益于我们与国内外高校院所专家的广泛合作。”莱钢集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技术科科长刘增林说。这几年,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曲选辉等多位知名教授,在企业步入世界级粉末冶金供应商的道路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聚焦产业引才聚才是莱芜市人才引进工作的着力点。嬴牟产业领军人才(团队)工程实施三年以来,已先后引进扶持9个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34名个人。首届嬴牟产业领军人才吴卫平创办的山东阿尔普尔节能装备有限公司,2015年下半年公司投产,经过短短两年时间,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0亿元,实现“爆炸式”增长,成为超低温空气源热泵行业佼佼者。莱城区引进以中国科学院孟坤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带动发展了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北大博士周震的创业团队,带着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项目落户莱芜;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林建国创办了山东大为齿轮有限公司;在读博士李长明创办了山东奔速电梯公司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纷至沓来,形成了“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带起一个产业”的效应。

产业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在科技,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人才。除了实质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兴业,莱芜市还针对高校院所少、研发平台弱、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客观实际,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引才用才理念,以项目为纽带,不断畅通拓宽柔性引才用才渠道。

招才局成立后,进一步强化了对全市招才引智工作的牵头抓总、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坚持产业导向、开放思维和务实推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产业、人才、科技深度融合。聚焦莱芜市重点产业集群,定向搜索具有行业顶尖水平、掌握前沿技术的人才和团队信息,绘制全球顶尖团队和领军人才分布地图,设立6支专业招才引智小分队,在各区、重点产业牵头部门推广专业招才小分队做法,实行敲门引才,先后精准对接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大规模走出去精准揽才,先后在深圳、重庆、北京等地举办了专题招才引智活动,通过宣传推介莱芜产业、人才环境,组织人才与企业对接洽谈等多种形式,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余人。

依托未来30小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吸引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章桐、赵忠熙等三名高层次人才入驻。依托粉末冶金人才战略联盟,囊括了包括7名院士在内的近100名高层次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30余个,解决产业技术难题20余项,有力推动了莱芜市粉末冶金产业创新发展。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院士、“千人计划”专家莱芜行等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两期“归莱吧”莱芜籍优秀学子见面会,举办莱芜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深化“星期日工程师”柔性引才活动,最大程度地用好各类人才智力资源。今年莱芜市有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5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公示名单,入选数量均超去年两倍。

截至目前,莱芜市今年已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走出了一条具有莱芜特色的依靠环境引才聚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

扫码观看“莱芜2018年终成就特别报道”

新闻推荐

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行政区划莱芜市划归济南市管辖

据新华社电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