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笔写人生:追忆乡镇优秀通讯员李秋红老人
□朱侠
一直不想提笔,是不想再次抚摸离别的伤痛。恍惚间,老岳父已离世10年整,那年他74岁。这位老人直到离世前,也没有放下他手中的笔。因为赶写《莱芜日报》一篇镇上计生方面的约稿,他不顾心脏的不适,仍以病床为案,一字一字地抄写,可惜文稿未完就撒手人寰。由于他的视力越来越差,按约定,本来这篇稿件是由我代老人家抄写的,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未能赴约,没想到,这竟成了他老人家的绝笔。我也为此深感遗憾,至今挥之不去。
老岳父与文字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在他的卧室里,除了一张床,一张写字桌,就是他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了。一摞一摞的,按年、按月装订,整整齐齐地放满了屋子。凡是载有自己发表的文章的报纸杂志,他都另外装订成册,他的底稿也都完好无损地单独存放。这是他的“宝贝”,这是他的“命”,不经他的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翻动。我也不例外。
他一天也不停下手中的笔,几乎每天都有文稿出手。他关注民生,即使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他来讲也是大事,不仅要写出来,还要反映上去。“空中村”“断头路”“假种子”“劣化肥”……事事想老百姓所想,处处急老百姓所急。当然,更多的还是一些“正能量”报道,移风易俗、孝子孝孙、邻里和谐、行善义举……都是一篇篇见诸报端的赞歌。
退休前,他是一位没有一点儿“官架”的乡镇干部。他是从原羊里拖配厂(现山东九羊集团)“一把手”位子上走进羊里镇政府的,干过镇的广播站站长、计生主任、副镇长、纪检书记等职,不同的职位,为他写稿件提供了便利。作为一名领导,他的讲话稿都是自己写、自己讲,很多是即兴讲话,而且清楚条理;他老是穿一身褪色了的中山装,骑着一辆老式“大金鹿”,走街串巷,了解民情,搜集素材;他的草稿纸大都是捡拾来的烟盒子纸,或是别人用过的“翻面纸”,节俭的程度令人咂舌;他的卧室兼书房,阴暗潮湿,多处墙皮脱落,我没有见过如此简陋的领导“陋室”。
退休后,仍在他的“陋室”里笔耕不辍。他一辈子没有混上一套楼房,市区没有,镇上也没有,但他整天乐呵呵的。闲暇时,在他自己开垦的三分洼地里种点小菜,在他狭小的院落里喂养几只小鸡,他的“富有”任你使劲猜也猜不出来。除了五间低矮的平房,还有当年我和妻子搬家时,替换下来的一张旧双人床、一张旧沙发、一台17吋旧彩电,老人舍不得扔,填补了他老人家空空的房子。在这座房子里,他老人家的文章登上了《人民日报》《中国人口报》《农民日报》《半月谈》《文汇报》《大众日报》《农村大众》《莱芜日报》……如今,随着80多岁岳母的去世,这座房子里的书稿和贴满墙壁的各级各类“优秀通讯员”奖状显得更加孤寂了。
“金笔写人生,陋室留芳名。”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是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遗产”。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晚饭后,一位村民来托他办事,临走时留下一盒大鸡烟,当他发现时,已经很晚了,可他二话不说要给那位村民送回去。我就劝说,时候也不早了,明天退吧。他说,符合政策的要想办法给人家办,不符合政策的坚决不能办,别说一盒烟,一支烟也不能收,不然的话,人家怎么看党的政策,怎么看我们的人品?马上退回!我无话可说,那盒烟还是他亲自送到那位村民家里的。文如其人,他敢写敢为,赢得了百姓的好口碑。
我有幸成为这位老人的女婿。在此之前,老人家就在全镇家喻户晓。“贫下中农同志们,社员同志们……”从我记事起,他洪亮的声音每天早上就从家里的小广播匣子里传出。后来,我替家长到镇上聆听了他的一次大会报告,再到后来,经人介绍,我成了他家的常客。他喜欢写稿子,自然喜欢识文解字的。我是学中文的,又是老师又是党员,他更是喜欢有加。老人家说话,“三句话不离本行”。当他问到我为什么不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时,我用一句“没时间写”来应付,没想到,他老人家严肃地批评了我。从此我被“逼上梁山”。
那时我还在青海省的一所师范学校任教。为了不负老人厚望,开始尝试写稿投稿,没想到,我写的《让散失儿童进学堂》的文章竟然在《青海日报》上发表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无论是在县纪委做秘书,还是在村里当村书记,还是在国企办公室,还是到现在的做学校宣传工作,我撰写的通讯、评论、诗歌、散文、随笔等也频频见诸国家、省、市级报刊。我还多次被评为《莱芜日报》优秀通讯员。这也算是了却了老人家的一桩心愿吧。
李秋红老人的确是一位优秀的乡镇通讯员,他用大半辈子的时间写稿,始终为老百姓鼓与呼;他用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自觉行动,诠释了一位乡镇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在他去世时,邻里邻村的百姓排起长队为他送行,哭声撼地,场面感人。
新闻推荐
□记者于向阳通讯员陈晓永邹建明报道本报莱芜讯12月12日,国家科技部发布的“2018年创新人才推进...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