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红木“靓”京沪
□本报记者 武希刚
通过标准化建设和开展质量提升工程,山东巧夺天工家具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江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红木家具研发制造企业,在省内外开办10家直营店,触角延伸至京沪———
从烘干、选料、开料、配料、榫卯、雕刻、打磨到组装,质量和标准化贯穿生产全过程。图为工人采用先进技术对原木进行开料。 (记者 张铭 摄)
12月15日,位于钢城区的山东巧夺天工家具有限公司车间内,到处一派繁忙景象。“相对于其他一些红木家具公司,我们工人作业时间更长,用料更为考究。”企业负责人介绍。
而远在北京西四环红博馆的巧夺天工旗舰店,同样热闹非凡。自今年8月份正式挂牌营业,巧夺天工迅速打开市场,在北京叫响了莱芜红木品牌。
红木家具产业属于高档产业,产品动辄数万元、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北京市场大、消费人群多,各种红木家具销售企业更多。作为莱芜市土生土长的红木家具企业,巧夺天工如何在很短的时间里,异军突起,在北京市场分得一杯羹?
“靠的就是质量和标准。”企业负责人表示。
早在2017年,巧夺天工家具有限公司就入选山东省首批标准“领跑者”企业,也是莱芜市唯一上榜企业。据悉,企业标准“领跑者”是指在同类可比范围内,全部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主要指标技术水平或服务要求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有效实施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对产品质量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
而正是通过标准化建设与开展质量提升工程,巧夺天工已经发展成为江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红木家具研发制造企业,先后在济南、临沂、青岛、北京等地成立10家直营店。
在巧夺天工红木博物馆,一件大家口口相传的故事成为每位游客的“必听课”。
故事发生在巧夺天工加工车间:在家具制造的某个环节,技术员把上一个环节技术员制作的红木配件退了回去,原因就在接口处有0.02毫米的误差。“你制作的这个环节不合格,我没法接收。”最终,上一个环节的工人对配件进行了重新加工。
故事虽然简单,但却将企业的质量和标准化意识诠释得淋漓尽致。
原来,为保证产品质量,巧夺天工对烘干、选料、开料、配料、榫卯、雕刻、打磨和组装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监督程序,创新实施了“上下工序相互监督,人人都是质检员”的全方位质量控制体系。“在产品工艺程序,每一位技师都是监督员,上一个环节要对下一个环节负责,下一道工序监督上一道工序,层层监督,确保每一环节做到万无一失。”企业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巧夺天工将标准贯穿选材、制作工艺和产品研发全过程,奠定了行业标杆地位。截至去年,巧夺天工已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设计专利56项。
目前,位于上海的巧夺天工直营店正在加快推进,莱芜红木布局全国的号角也由此吹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冰张家泉小学立足实际,着眼未来,以“享受学习”为校训,以“追求和谐享受快乐”为办学理念,以“让规则看守学校”...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