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乡村振兴 留住美丽乡愁

鲁中晨刊 2018-12-11 01:02 大字

编者按?

“‘鲁长城’在莱芜”大型融媒体采访报道活动以长城和村庄为采访报道的两大主体。对于长城,此次活动是一次探访之旅;对于村庄,此次活动是一次“记者下基层”的深入之举。记者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和亲身经历、感受与思考,尽可能找到历史与现实、长城与村庄、自然与人文、生存与发展、保护与开发、回顾与展望的内在联系。此次大型融媒体采访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读者好评。本报今起刊发一组读者反响“穿越古今的新闻之旅”,敬请关注。

○邢业友:唤醒沉睡的“鲁长城”

“十年前,‘鲁长城’对大家来说还是陌生的,但这几年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特别是《鲁中晨刊》的这次大型系列报道,让‘鲁长城’彻底揭开了神秘面纱。”绿矾崖村村民邢业友说。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现在每周都有外地人慕名来到绿矾崖村,请邢业友做向导,村民们也正在自觉行动起来,主动保护山上的古城墙和石碑石刻。

作为“鲁长城”的发现者,28年来邢业友一直致力寻找“鲁长城”和夹谷会盟所在地。先是从《春秋左传》《史记》以及《东周列国志》的相关记载中寻找史料依据,然后从莱城区重崖山,向东至钢城区的黄羊山与青羊崮一带进行实地考察,这段全长30多公里的山路,他前前后后走了20多次,其间发现了众多陶片等历史文物,被省考察队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

如今全部考察工作已接近尾声,他转而致力于对“鲁长城”的宣传和开发利用。“要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必须让更多的人了解‘鲁长城’,走进绿矾崖村。”邢业友说,“有了政府的重视,‘鲁长城’将不再处于沉睡中。在重要节点、重点地段上加快保护步伐,该重修的重修,该巩固的巩固,把它的文化价值充分开发利用起来,让‘鲁长城’成为将来莱芜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周光平: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绿矾崖村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关键是如何把游客引进来,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绿矾崖村党支部书记周光平说,“这次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夹谷会盟,给村子今后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关于“鲁长城”的每一篇报道,他都保存装订了起来,放在村史馆里供大家浏览。

2009年,周光平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开发和利用“夹谷会盟”文化旅游资源,周光平抓住全镇开展“乡村连片治理”的契机,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360多万元,重新修建了“夹谷会盟”遗址,在周围修建了绿化带,道路两侧安装了路灯,对村里的小街小巷全面进行了硬化,还修建了村史馆。动员居民群众参与房前屋后垃圾整治清理。建设了文体广场,修缮了河道,改变了农村环境旧貌,如今绿矾崖村处处展现出一幅幅新农村景象。

“莱芜海棠”是绿矾崖村的一种特产,这种水果红润青翠,入口酸涩难咽,俗称“莱芜难咽”。它是优良的苹果砧木,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是莱芜市极其重要的林木种质资源,目前绿矾崖村还有60多株。

这几年,在万邦食品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全村80多位村民流转了160多亩地,种起了鲜食山楂“小红星”。“每年可以拿到750元的流转费,在公司打工每天能拿到80元的工资,中午在公司食堂免费吃饭,四菜一汤,大家感觉很知足。”周光平说,“今后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保留好村里的老房子,建设民宿旅馆,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带领全村人民共同富裕。”

○吕泽林:年轻人要做文化传承的先行者

“石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之一,不应该就这样湮没掉。”这是吕泽林的心声。目前,砖雕和石刷两项传统技艺,莱芜各地已无他人精通,他是年纪最小的继承人。

今年27岁的吕泽林是牛泉镇吕家楼村人,生于石匠

世家,自幼受长辈熏陶,时常跟随父亲到村民家雕字刻

画。两年前,他辞去了在城里的警察工作,听从父亲

的号召,接过了传承吕家石雕的重任。与众多喜

欢时尚的90后男孩不同,吕泽林痴迷的是

静雅而精致的雕刻技艺,虽有艰苦但咬牙

坚持,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为老手

艺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他看来,现

在用机器打磨出来的石雕石刻的艺术美感与传统手工雕刻相比,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这两年的艰苦学习,也让吕泽林锻炼出了从容独立、精致精细、执着专一的“工匠精神”,在他看来,这种精神就是“职人”的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

对于“鲁长城”的系列报道,他先后阅读过多次,这是他第一次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传统技艺和传承有着自己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吕泽林说,“这次系列报道让吕家石雕引来越来越多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大众的视线,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作为年青一代,吕泽林用自己的创作,不仅致敬了传统,也接通了传统与当代。他说:“除了追求时尚,年轻人还应该有梦想、有创造,应该对社会有贡献。”

○李赞祯:“愚公精神”在心中

“作为老党员,咱退休不能褪色。”看到《鲁中晨刊》关于修建“圣英池”的故事,69岁的将山后村老党员李赞祯感慨万千,往日大干苦干兴修水利的场景历历在目。

将山后村地处石灰岩地带,

自古缺水,为了解决缺水的问

题,将山后人,以愚公移山的

精神,不屈不挠地斗争着。

从1995年起,时任村党支

部书记的李赞祯带领将山

后人大干苦干了6年,动

用土石方14.9万方,投资

46.14万元修成了直径

140米、深12米、拦蓄水

20万方的大型蓄水

池———“圣英池”,是当时山东最大的蓄水池。20多年过去,其依然如母亲般哺育着“鲁长城”脚下的1700多位村民。

这些年,李赞祯也并不闲着,为了给村民树个好榜样,他从村北的习武山上流转了十几亩地,自己修建了小型蓄水池,养起了200多只长毛兔和獭兔,平时自己吃住都在山上。为了提升兔毛质量,还经常走崎岖的山路,去割新鲜的青草来喂兔子,走累了就在“围子墙”跟前歇歇。“容颜会变老,但是对党的忠诚不能变;工作有退休,党员的本色不能褪,先锋模范作用不能改。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不忘初心,把人群民众的冷暖放在心里。”李赞祯说。

新闻推荐

龙山研学记

□花园学校二年级一班杨润清星期天,作为莱芜日报的小记者,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了美丽的龙山进行研学。我们坐在安全而...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