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 市南区形成海洋环境教育“生态圈”,助推海洋绿色低碳发展

半岛都市报 2018-12-01 20:49 大字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霞子老师为莱芜一路小学师生讲授海洋环境知识。文/半岛记者邓慧秀通讯员贾洪西图/市南区教体局提供

近年来,为了大力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靓”的美丽海洋,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碧波万顷、洁净沙滩,从孩子抓起助推海洋绿色低碳发展,市南区承担了“蓝色海洋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并先后投入1900余万元,构建起“多层次、联动化、立体式”的海洋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打造休戚相关、支持共赢的市南区海洋环境教育生态圈。

教育引领,建立联盟机制

率先成立市南区青少年海洋教育联盟,与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21家涉海单位签约,成立海洋教育实践基地,展开跨领域、跨区域、跨校际的海洋教育大协作、大联合,从制度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科研究、公共资源共享与共建五个方面深度合作,营造海洋教育生态族群多样性环境。将全区37所中小学校划分为6大学区,由6名院士分别担任6大学区首席指导专家,由37名省级以上专家担任各中小学校首席指导专家,形成“一学区一院士、一校一专家”的教育引领机制。

海洋研学,融合课程体系

启动“海洋研学周”,在东中西6大学区遴选10所海洋研学试点学校,推进传统课程与海洋特色课程融合实践,并逐步向38所中小学及70余家幼儿园拓展。将区实验小学“慧创城”儿童大学升级为“海洋研究院”,形成囊括海洋基础课程、海洋拓展课程、海洋研学课程三大领域四级课程的海洋课程群,以及13个主题的《海洋研学课程指导手册》。在嘉裕关小学把研学基地搬进海洋,在第三海水浴场开发专属“海洋牧场”,孩子们种植藻类、养殖海洋生物,引导孩子们走进海洋、热爱海洋。在基隆路小学组织参加全网公开课,参与向阳红01号“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在南极、太平洋网络牵手海洋导师,追寻海洋梦想。

实践课程,规划科研课题

构建贯穿幼、小、初的阶梯式海洋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目前“区域推进海商教育的实践研究”国家级规划课题正式开题,确定了“政府主导支持-教体局统筹规划-社会各界聚智-学科融合研究-园校分层推进”的实施路径,以海洋教育文化为依托,以驻区海洋高校、科研院所为智力支撑,以课程教学改革为突破点,以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基点,以学生实践探究为主要方式,形成“保障先行、合作助力、课程引领、专业研发、实践跟进”的海洋教育专业发展模式,激发学生感知海洋、探索海洋、维护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闻推荐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莱芜市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第28批)

11月29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莱芜市转办信访件4件,累计转办210件。本批转办的信访件,涉及各区(功能区)4件。分别...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