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刘均鹏在国家电网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用汗水诠释“工匠精神” 白面书生成了“比武冠军”
□本报记者 耿昭 通讯员 王宪才
刘均鹏有点急了
10月17日,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电缆检测及附件制作技能竞赛的现场,看着“面目全非”的比赛场地,他和同事略显焦虑,“与训练时相比,变化太大了,许多线都是错的。”
这是国家电网最高级别的技术比武擂台。选手都是各省供电公司拔尖的人物,想在这里露脸,没点真本事只有“找虐”的份。
焦虑是暂时的,刘均鹏和同事安定心神,背起十几公斤的装备投入比赛。这是一个团体项目,他们默契十足,就像战场上的士兵,互相掩护着往前冲锋……
刘均鹏是个80后,说话文质彬彬,像个白面书生。2013年,他研究生毕业来到国网莱芜供电公司从事线路运维工作。
在作业现场,他可没有白面书生的娇气,爬铁塔、钻电缆沟,脏活累活抢着干。他的口袋里,总装着个小本本,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现场中发现的“杂症”,他都会记录下来,有空就研究。晚上还会总结记录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几年下来,他记下了三十万字的学习笔记。
技能竞赛的通知下发后,刘均鹏第一个报了名,如愿进入省公司集训队,并代表省公司站在了国家电网的比武擂台上。
刘均鹏有点累了
团体项目结束,场地变化让比赛过程多了不少“插曲”。会不会影响成绩?大家做着总结,心情忐忑。刘均鹏默默按摩着膝盖,希望能减轻疼痛。这是他在省公司封闭集训时落下的伤病。
其实,集训一开始,刘均鹏的表现并不好,“很多工具我见都没有见过,只能从头开始学”,晚上独自加练成为常态。
训练也并不轻松,需要在200多米长的模拟电缆线路两端折返跑动,每天光跑动距离就能达到10000米。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让刘均鹏患上了疲劳性骨膜炎,跑动时膝盖疼痛难忍,每天晚上训练结束,要在体能教练的帮助下才能稍作缓解,第二天又要投入到训练中。“总不能因为这次比武弄坏了身体吧?”终于有一天,刘均鹏鼓足勇气说了放弃的想法。“这点小挫折就坚持不下去了?你现在代表的不是自己,是山东电力,是铁军精神!”教练的话至今依然回荡在耳边。刘均鹏茅塞顿开,全身心扑到了训练上。“最后一周还没定准谁来参赛。”刘均鹏说,“只能豁出全力,拼到底。”最终,他进入了参赛名单。
刘均鹏有点饿了
这是10月18日,高度紧张的个人项目结束后,他的第一个感受。“抽到了最后一组,比赛从12点开始,2点才结束,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个人竞赛的内容是电缆检测。电缆有没有问题,是什么问题,在哪个位置,需要通过仪器采集的信号来判定。“干扰信号太多了,就像在一个很大的森林中寻找一棵草。”刘均鹏说,“如何筛选判定必须掌握一些前沿的技术。”
为此,他努力学习电缆专业知识。比赛用的仪器是台“四不像”,“我自己组装的,综合了4件设备的优点”。这是国外的设备,如何使用全凭他自学。
为了培养自己的“手感”,作业过程中用到的连接线、线夹等,他经常随身带着,不放过每一秒时间来训练……
比赛那天,下了小雨,严重影响信号质量,可刘均鹏依然自信地填写报告。
个人项目第一名、团体项目第二名,喜讯传来,一切付出都值得了。“我只想做好这个工作。”刘均鹏说。在他看来,比赛是为了提升自己,更好完成工作。如今,他又揣着小本本,服务在运维工作的第一线。
新闻推荐
钢城区对督察反馈意见及交办信访案件开展自查自纠第一时限整改到位
□本报记者杜娜通讯员韩耀11月28日,记者看到位于钢城区颜庄镇的山东桂祥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来挤压车间烧煤的煤气发...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