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沟村:创业耀盘岭 青山瓜果香

鲁中晨刊 2018-11-08 22:22 大字

□记者 刘大伟 郝磊 摄影 张晨

●小史记

八里沟村隶属莱城区牛泉镇,北与西泉河为界,南与大荒峪为邻,东与高庄街道北梨沟村接壤,西与东上庄、东五斗村相望。八里沟何时建村已无考证,但据本村《李氏族谱》序于顺治十五年记载,明洪武初年,李姓徙业莱芜,卜筑于汶水之南,龟山(现在的云台山)之北,延及今世,居八里沟者业三百年矣。由此推测,八里沟村名至今已有数百年,但其村名由来却有多种说法,最被当地村民认可的有两说:一说,因村周边有四条沟,东有恨鹄(当地村民对一种鸮鸟的叫法)沟、南有赶牛沟、西有卧虎沟、北有大仙沟,四沟环绕,周长约八里,故名八里沟村;另一说,初迁的本地人,环沟外居住形成8个小自然村,后因开矿齐聚于沟内,形成一大村,古时以里为行政单位,故名八里沟村。

重阳节前一天,根据“鲁长城”大型采访报道的行程安排,记者一行四人驱车来到牛泉镇八里沟村。时值重阳,山顶的绿色已稍显不足,但山脚下果园林立,瓜果飘香,依然令人赞叹不已。

按照事前电话沟通,采访的行程是先爬山后看村,在该村支部委员李念功的带领下,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路直奔村南大盘顶(当地村民称呼大盘岭)的“鲁长城”遗迹。站在山顶,迎着初升的朝阳,向北远眺,一座座村庄在广袤的大地上星罗棋布,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红瓦白墙掩映在绿树下更显迷人,竟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充实之感。

八里沟村地处丘陵,村中以李姓居多,此外还有温、葛、刘、张、吕、朱、陈、曹、卢、魏、谢等姓氏居民,全村现有2500多口人,诸姓均和睦相处。村中有一古槐,距今已有400多年,还有一座龙母庙,每年农历三月初一会举行庙会。

说起龙母庙的来历,在下山回村的路上,李念功就开始给我们拉起村里人人知道的秃尾巴老李以及金蟾山的传说。八里沟村南有一山,远看像蛤蟆,故名蛤蟆山,也称为金蟾山,与蛤蟆山相连是大盘顶,据研究“鲁长城”历史文化20多年的邢业友老师考证,依据《东周列国志》《左传》等古籍的记载,这一带的山脉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青龙山。青龙山有九盘岭组成,龙首在夹谷峪,龙尾一直到牟汶河南岸的低矮丘陵,至今村里很多老人还叫村南的山岭为四盘岭。

车子一进村,记者就被干净整洁的街道、规划有序错落有致的房屋所震撼。“我们村从1985年起就开始了村庄规划,目前已形成三纵五横八条主干道,路宽10米,同时道路两侧还进行了绿化亮化,如今上山的盘山路、进山路、全村道路硬化总里程达到12公里。”村文书李西强自豪地说。

八里沟村地处煤矿产区,煤炭储量丰富,旧社会老百姓就有说法“金泉河、银大庄,不如八里沟一后晌。”然而在旧社会八里沟丰富的煤矿,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财富,直到解放后,亦工亦农的八里沟人才逐渐靠煤矿富了起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八里沟村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建设中来,狠抓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发展运输业,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水平才有了很大提高,村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早的时候,老百姓在自家院子里掏个四五米深的洞就可以挖到煤。”说到村里煤炭资源之丰富,李西强很是自豪。后来随着国家政策严管,加上浅层煤的枯竭,1997年八里沟煤矿正式关闭。但是除了本村煤矿外,该村东靠槲林煤矿,北靠水泥厂、槲林发电厂等企业,运输资源丰富,于是村里的贩运业一直红红火火。仅在1994年一年内,村里就购进拖拉机70多辆,如今全村运输车已达200多辆。近年来,按照市里倡导的大抓招商引资,先后有泰山阳光电力有限公司、中联水泥、隆利达工贸以及大小焊材厂等15家企业落户八里沟,更加带动了村庄经济发展。

八里沟村十年九旱,也正因缺水,加上自然资源优势,该村村民自古以来就不重视农业,而这也让八里沟人普遍都重视创业。在村北入口就有一座雄伟的牌坊,牌坊名不是村名,而是“开拓创业坊”,这也印证了八里沟人骨子里就重视发展二三产业。如今,不说青壮年群体,仅本村的大学生创业者就有10余人,像1984年出生的大学生朱涛,创办了莱芜市恒远大碳纤维制品有限公司;80后女大学生蒋贵美,创办了手套加工制造厂;80后的葛鑫,专门从事汽车滤芯的制造加工……

八里沟村重视教育也早有传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就自发筹资,建起第一座完小,之后又建立了初中,如今在村南建有一座四层教学楼的育才联小(幼儿园),覆盖周边8个村的孩子上学。可见,村人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仅在1997年一年,八里沟就有15名学生考取了各类大专院校,创了该村建村以来每年升入高校人数的最高纪录。2002年,又有15名学生考入各类大专院校,这一年,莱芜文科高考状元李西朋就是该村人。

近些年,党的富民政策,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发家致富的热情,村里开始发展林果业,高峰时,村民在南山上种植花椒树上万棵,各类果树用地300多亩,仅苹果产量每年就达到100多万斤。1998年,在牛泉镇党委的号召下,八里沟村作为试点村之一最早引进了新品种爱宕梨,这进一步增加了村民收入。如今全村种植爱宕梨的农户就有20余户,80多亩,成为村里第一大果树产业。

村民吕孝忠今年68岁,家里有10亩林果地,种有800多棵果树。光梨树就有600多棵,其它还有核桃树、杏树、油桃树、苹果树、山楂树。“一年光卖梨的收入就有3万余元。”吕孝忠高兴地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未来,根据打造美丽乡村的村庄愿景规划,八里沟人给自己家乡定的目标是努力实现老有所养、少有所教、壮有所为的文明富裕小康村。

八里沟村整洁的街道

新闻推荐

“莱芜公益小天使”项目正式启动

晨刊讯(记者李萌萌)“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天使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11月4日,在莱芜...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