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5借政策终解渴
□本报记者 赵冰 高明
前朱山村从一个娶媳妇都难的缺水村,到一个拥有几十个大棚的草莓村,请看———
前朱山村原本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干旱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终于战胜了命运的安排,变成了一个大棚连片、水果飘香、蔬菜铺地的新农村。
不少村民觉得,命运似乎对钢城区里辛街道前朱山村有些不公,“为啥周围村有水,我们村喝口水怎么这么难。”
不是前朱山村村民爱抱怨,缺水确实让这个村的村民尝尽了苦头。
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党支部书记,47岁的秦宝昌清楚的记得,小时候村里只有村北有3眼井有水,村民为了吃水,都得早早起来,担着扁担去挑水,住在村南头的人,甚至得走一里多路。
更惨的是,有一年大旱,三眼井都没水了,村民只能跑到村东南沟里去瓢水,“那里有一眼泉水,但是水量不大,形成了一个小水洼,大家就一瓢一瓢的接水喝。”
喝水都困难,更别提灌溉了,“由于没有当家水,我们村从祖辈就种花生和玉米,这种抗旱的作物,而且全靠天吃饭,很少种小麦,所以村民想吃口白面馒头都很难,不过我们这里地好,只要有两场雨庄稼的收成就不错。”秦宝昌的言语中既有爱也有恨。
有了这样的教训,村民想要喝上当家水,“逆天改命”的愿望格外强烈。但是整个上世纪80年代,无论是村里还是当地政府都没有能力专门为村里修水库,甚至挖深井都困难。
但是村民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吃水问题解决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村里生活有些改观,政府的日子也好过了。1994年,在村民的积极争取下,从市里要来了新建自来水工程的项目。
大家伙一听都非常有积极性,家家户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主动去工地干活。当时新建了一个直径6米的大口井,并家家户户接上了自来水。
在那个时代,从没水到喝上自来水的跨越,让村民格外高兴和骄傲,一下子成了明星村。1995年,外村的李红霞嫁到了这个村。
出嫁前,就有人警告李红霞,说前朱山村缺水,千万別嫁,“后来一打听,人家都用上自来水了,我就嫁过去了。”
好景不长,李红霞就觉得“被骗”了。自来水工程由于技术差,资金不足,大口井用了一年就干了,自来水成了摆设。李红霞和其他村民一样再次遇到吃水难题。
“那时候我们几个邻居一起,合伙买了一个水泵,在山头泉水挖了一口小井,又铺设了300多米的管子,来解决吃水问题。”李红霞对那段缺水日子记忆犹新。
自来水梦断,让村民备受打击,直到10年后,村里忍不住对水的渴望,再次从政府争取来了塘坝项目。在庄稼地旁建了一个长10米,宽6米的塘坝,指望这个塘坝雨季存些水,旱季时浇地用。
没成想,命运再次捉弄了这个村。由于地质条件和资金规模限制,塘坝到了冬季就干了,“塘坝成了摆设,还有人第二年就到里面种上了庄稼。”李红霞说。
这个时期由于没水,村民日子都不好过,村民都纷纷外出打工,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家长教育孩子时往往都会说:“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连口水都合不上。”因为害了怕,村里多年来考上不少大学生。
不过坚守下来的村民依然没有阻断对水的渴望,改命的愿望。
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一个接一个,资金量也越来越大。2012年,前朱山村瞄准机会,村“两委”的带领下,再次申请来到了水利项目,同时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在村南建了一个南北长180米,东西宽70米的大型塘坝。“这个塘坝建起来后,用一小时40方的水泵连续抽几个月都没有抽干,俺村里的200多亩地都能浇地了。”
地有水浇了,喝水的难题还是没有解决。2015年,村里利用省级贫困村的政策,再次申请政策支持,请来专业打井队,在山上山下一口气打了4眼深井,最深的有280多米,最浅的也有100多米。
“遗憾的是,出水量都不大。”看着一眼又一眼的井出水不理想,有比较着急的村民,甚至请来了风水大师来看风水。“4口径,抽水每次只能抽40分钟,过几天后才能再出水。”秦宝昌对此也很无奈。
不过他们依然没有向命运低头,在政策扶持下,2017年,前朱山村再次投资55万元,在山上建了一个能容纳40立方米地的大型水塔。一方面接通这几口深井,另一方面接通各个各户,按照地势高低分四路为村民修了自来水,保证家家户户有水喝。同时建立的完善的消毒监测和数字控制体系,村民用手机就能交水费。为了保证吃水完全,在村里还建立了纯净水站,村民还可以接纯净水喝。“四口水井,保证了村民用水,纯净水站又能补充村民吃水需要,吃水难,终于不再难。”秦宝昌说。
这还没完,村里又在山上修建了一个南北长160米,东西宽120米,深挖10米的小型水库,让村里的田全部变成水浇地。
有了水,村里的种植结构立即发生了变化。从2015年开始,村民陆陆续续开始种植草莓、树莓和蔬菜。原本一个靠天吃饭的干旱村,终于战胜了命运的安排,变成了一个大棚连片的水果飘香,蔬菜铺地的新农村。村民收入也连年翻番,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从最早的163户263人,减少到了3户6人,“届时脱贫不成问题。”秦宝昌说。
也就是从2015年村里有了水浇地,原本学习土木工程的青岛理工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石荣彬返乡种起了草莓,经过3年发展,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农场主”。
“看到村里越来越好,我更肯定自己没有被骗,当年选前朱山村选对了。”李红霞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钢城区审计局挖掘自身优势,广泛借助社会合力 一次偶遇引来200个客人
□本报记者刘琴通讯员赵方圆“谢局长,非常感谢您邀请我们到钢城9363新华军工纪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那里,展陈的200多...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