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洪展老师
□张鸿福
这是2018年1月13日我用手机拍摄的洪展老师在下水河演出时的照片,可惜因为距离太远,没有拍特写。
2000年前,我家还安在乡镇学校,每周末都回去。
有一年腊月,天特别冷。学校已经放假,教室里住进了莱芜梆子剧团的演员。当时镇上几个村请剧团唱戏,要连唱好几天,他们就住到学校里来了。
学校教室透风漏气,天又那么冷,怎么能住得下?
他们起得很早,起来就吊嗓。有一天早晨我围着学校后面的河边跑,在河边遇到一位吊嗓的老演员。
我问他:“教室里那么冷,能睡得着吗?”
他说:“睡得着。我年轻的时候吃的苦比这个大多了。没啥。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
我和他闲聊了十几分钟,知道他是个很豁达的人。当时没有问他姓名,后来看到莱芜梆子演员照片,才知道他就是莱芜梆子著名老艺人张洪展,参演过《红柳绿柳》等经典剧目。
正式与洪展老师打交道,大约在2008年前后。那年铺天盖地都在宣传北京奥运,印象特别深。
当时,亲戚孩子从事影视制作,要拍一条公益微片,托我出面,想找洪展老师参演。我通过熟人联系到了洪展老师,次日就带亲戚登门拜访。因为是公益片,没有报酬,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开口,没想到洪展老师说:“小孩子创业不易,又是做公益,无所谓,我参加!”
第二天他们就去城郊拍片,一个几分钟的片子,先后拍了两天。后来我亲戚对我说:“张老师人真好。那么折腾他都不烦。”
我到文联工作后,见到洪展老师的机会多了,他经常参加文联和戏剧家协会的活动。去年腊月,市文联联合几个协会,搞新春文艺下乡。基层的同志提出,如果能有莱芜梆子经典唱段最好。
我问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张克学,请谁去。他说:“叫上洪展老师。”
文联搞活动,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我问:“洪展老师多大年纪了?身体允许不允许?再就是,咱是志愿服务,他乐意不乐意?”
张克学说:“小八十了,身体不是太好。但他热情很高。”
排练的时候,我去看节目,见到洪展老师,鹤发童颜,精神状态很好。我说:“张老师,到乡镇去演出,天这么冷,你受得了吗?”
他说:“放心,我什么苦都吃得了。”又笑着说,“我要是倒在戏台上了,你放心,不会赖谁的。”
去年演出跑了好几个乡镇,每场洪展老师都参加,他表演的《三定桩》经典唱段博得热烈掌声。
后来我听好几个人说,洪展老师写了个声明,说如果自己倒在戏台上,不要任何人负责。参加演出前,就把声明揣在怀里。他已经年近八十,心脏有点问题。他自己知道,表演时容易激动,随时有风险。他热爱表演,不愿给别人添麻烦。
前一阵,市文联搞了一次“魅力莱芜”采风走进莱芜梆子剧团活动,剧团推荐采访一下洪展老师。这个任务由郝效德同志去完成。采访结束后,郝效德对我说:“洪展老师学艺,真是吃了不少苦,人品那真是好。你有机会和他拉拉,很值得挖掘。”
我对老艺术家们当年从艺的细节很感兴趣,我计划有机会亲自去拜访洪展老师,听他好好拉拉。但一直在瞎忙,没有成行。总觉得反正有机会,不急,不忙的时候一定去。
6月15日早晨,我看到龙山艺术团的同志发了一条微信,说:“洪展老师走了,再也不能和我们一块演出了。”
我吓了一跳,连忙问洪展老师怎么了?回信说:“昨天晚上洪展老师演出时,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随后张克学给我打电话,我知道了洪展老师去世的详情。他在参加一场控烟宣传演出时,因心脏病突发,倒在了舞台上。
我心里特别懊悔,为什么就没有抽出点时间,去拜访洪展老师呢?人,说走就走了。
几天后,我从网上看到了《莱芜日报》记者的报道,看到了洪展老师装在口袋里的声明:
儿女切记,爹无论和那(应为“哪”——作者注)家演出团舞台献艺,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者其他情况,不要找对方麻烦,自行处理。父言。
这件事情我早就听说过,但当看到洪展老师亲笔写的“声明”时,我还是受到了震动。这张小小红色卡片,短短的几句话,让我看到了一个老艺术家对艺术的挚爱,对表演的热爱,如果没有这份爱,怎么会年近八十还频频登台?这让我看到了一个老艺术家的公益心,无论在职还是退休,他都热心公益,从来不计较报酬。他曾经对我说:“上台表演我就高兴,谈什么报酬!”这短短的声明,还让我看到了一个老艺术家无私忘我,为他人着想的情怀。一个高龄艺术家热心公益、躬身付出已经足以令人感动,而又处处为他人着想,不愿给人添麻烦,并形诸文字,叮嘱后人,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洪展老师,真是艺术界的楷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军通讯员徐丽丽)10月26日,市农科院全体党员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当天,市农科院全体党员到...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