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果实满枝头

莱芜新闻网 2018-09-18 11:36 大字

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记者 亓亭 摄)

“今年收获的苹果,直径在七八厘米左右的能占到60%,还有20%的苹果直径能有六七厘米,质量很不错。”9月14日,在钢城区辛庄镇北王庄村外的苹果园里,村党支部书记杨奉双对记者说,“今年苹果价格不错,我从朋友圈里看到,烟台的苹果一级果开牌价已经达到了每斤5元左右,二级果的价格也在3.5元以上。”

杨奉双说的合作社,是村里成立的力达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现在,合作社有450多亩的苹果园,有102户村民入股,种植的品种主要是红富士。走在这片苹果园里,只见一棵棵苹果树长势良好,枝繁叶茂,树上的苹果还都套着袋子。取下袋子,苹果色泽饱满圆润,有点晶莹透亮的感觉,还有一股特有的清香。“等过几天这些苹果就可以摘袋子,通过日晒给苹果增加糖分,那时候苹果的颜色就更漂亮了。到了中秋、国庆,就可以大规模上市了。”杨奉双告诉记者,合作社的苹果园里,每亩地大概有三十来棵苹果树,今年每棵树可产苹果100斤左右,一亩地可产苹果3000多斤,合作社的社员们今年有了个好收成。

北王家庄村在潘龙河北岸、鹏山脚下,有270多户村民,耕地面积1100余亩,山场面积300余亩。2012年,北王庄村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杨奉双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短短几年时间,修建村庄道路24000米,修建排水沟1500米,栽植各种绿化苗木30000余株,改厕100余户,修建了20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处,新建650米孝子文化长廊,安装路灯68盏,摄像头8个,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6年,北王庄村还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文明村镇”。

既要让村民日子过得“美”,还得让村民日子过得“富”。过去,北王庄村村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黄烟等农作物。经过考察,村里决定发展苹果种植,并于2012年注册成立了力达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苹果种植。“发展苹果种植,见效时间长,前期投入大,因此一开始不少村民心里都有顾虑,不愿种。”杨奉双说。为了带个好头,杨奉双率先承包了30多亩的苹果园。

苹果种植既是个功夫活,也是个技术活。树种上了之后,杨奉双没白没黑地摽在苹果园里,精心管理。“前几年没有效益,但非常关键。”杨奉双说。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果树成长,现在村里已有100多亩果园用上了微滴灌,今年又争取到了水肥一体化项目扶持,工程投入使用后,可以让550多亩果园也用上节水灌溉。

经过数年的辛勤劳作,去年合作社的苹果进入初果期,今年是初果期的第二年,也迎来了苹果的丰收,苹果完全成熟后,合作社将对苹果实行统一销售。杨奉双告诉记者,明年这些果树就进入了盛果期,每棵树可产苹果200斤左右。

对于今年首次设立的农民丰收节,杨奉双认为,这个节日的目的不仅仅是庆祝丰收,更重要的是引起大家的重视,发展农业、促进丰收,实现乡村振兴。对农民来说,更要用好这个平台。

力达农作物专业合作社有个规定,凡是不使用合作社确定的农药肥料的果树,生产出的苹果合作社一律不收。今年,杨奉双新建了一座库容40吨的冷藏库,即将投入使用,他告诉记者,这座冷库只收一级果,其它的一概不要。采取这些措施,就是为了品质有保证,倒逼种植户加强果树管理。而为了丰富种植品种,他们还种植了黄金蜜、黄金翠等桃品种,明年就能见果,后年就能实现高产。

“这些都是为了下一步打响我们村‘北王城\’水果品牌。有了品牌,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好‘丰收节\’这些节庆平台以及电商等销售渠道,扩大我们村水果的销售市场。”

现在,力达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已经注册了“北王城”水果商标。对于今后的发展,杨奉双也有了新的想法:“我们村东临莱钢大道,北靠济青南线,南边就是省道329线,特别是以后城区东外环建成后,离我们村只有几百米,从六区开车10分钟就到。我们计划下一步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进一步丰富种植品种,做到常年有果,吸引市民来游玩采摘,把合作社打造成一家集绿色无公害水果、休闲垂钓及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市民乐园。”

古诗里的丰年

社日【作者】王驾【朝代】唐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没事就在园子里转两圈,看着即将成熟的苹果喜上眉梢。(记者 亓亭 摄)

新闻推荐

让主流声音更接地气

9月14日,在莱芜技师学院,张文老师和新生们利用军训休息时间,于阅报栏前一起阅读当天的《莱芜日报》。□记者亓亭摄不论是在...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