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浩荡南风 助推高质量发展

莱芜新闻网 2018-07-31 17:32 大字

市委书记、市长梅建华接受本报专访———

借力浩荡南风 助推高质量发展

核心提示?

7月22日至26日,市委书记、市长梅建华带领莱芜市党政考察团先后赴江苏省苏州市和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杭州市、金华市开展学习考察。考察归来后,接续召开学习交流会,深入交流讨论,总结经验心得,分析问题差距,研究思路措施。这次学习考察在全市上下引起很大反响。近日,梅建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回答了干部群众比较关注的有关问题。

记者:梅书记,在山东省党政考察团赴南方学习考察结束不久,您又带领莱芜党政考察团赴苏浙学习考察,这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

◎梅建华:7月初,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后不久,刘家义书记、龚正省长亲自带队到苏浙粤三省学习考察,这既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推动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的现场教学,对于引领山东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全程参加了这次活动,触动很深,收获很大,深切感受到南方这些城市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已经远远领先,他们的思想理念、发展经验、干部作风,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次组织党政考察团赴江苏、浙江两省学习考察,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学真“经”,真学“经”,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加快形成争先进位大赶超、加快发展走在前的良好局面,有力促进莱芜高质量发展。

记者:这次赴江苏、浙江学习考察,看了很多也听了很多,有哪些突出的感受和体会?

◎梅建华:这次学习考察,3天的紧张行程,看了两省四市23个点,大家边听边看,边学边思,所见所闻让人“眼热心跳”,触动很大,收获颇丰。大家普遍感到开阔了视野,升华了境界,看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激发了干劲。如果说最深刻的感受,可以用“强、高、活、优”四个字来概括。

“强”,就是综合实力强。他们经济体量大、发展速度快、综合实力雄厚。苏州、杭州生产总值早已突破万亿大关,去年分别达到1.73万亿和1.26万亿,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908亿元和1567亿元。昆山作为县级市,连续13年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去年生产总值3520亿元。

“高”,就是发展质效高。这些地方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集约、高效成为主要特征。四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都在10%左右,杭州、昆山工业用地亩均投资强度达到600万元以上,苏州工业园、安吉的万元GDP能耗低至0.4吨标准煤,金华亩产税收的底线标准达到8万/亩。

“活”,就是体制机制活。这些地方领改革风气之先,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推动工作,体制机制远比我们灵活高效。昆山市张浦镇作为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镇改市”,先后承接社会经济管理权限952项,目前在镇上办事跟在市里一样。杭州未来科技城打破身份限制,聘任雇员干招商,很多雇员年薪达到50万,专业招商成效明显。

“优”,就是发展环境优。这些地方干部的服务意识强,创新创业的政策好,生产生活的环境优,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搭建资本、会议、联盟、公共技术服务、产业促进等平台,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安吉余村、蔓塘里村在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百姓富裕,绘就了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记者:我们注意到,学习考察归来后,市委接续召开了总结交流会,考察团成员都认真总结了两省四市的经验做法,在您看来,他们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值得莱芜学习借鉴?

◎梅建华:两省四市虽基础不同、条件各异,但有很多共同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是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解放思想是这些地方最鲜明的特征。他们不囿于陈旧观念的桎梏,敢闯敢试、敢想敢干,求新求变、理念超前,以思想解放、观念变革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昆山尽管是县级市,但始终高点定位、敢为人先,先后坐上了国家沿海开放、浦东开发开放、沿江重点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的头班车,一步步干成全国百强县之首。金华市抓住信息传输交换枢纽的机遇,把小商品市场优势创造性地移植到网络平台,大力开辟网络市场,成为全国电子商务十强市中唯一一个地级市。

二是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苏浙地区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各个发展阶段,他们都牢牢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关键,持续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聚集全球优质资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杭州改革考评体系采用“3+1”模式,分别从社会评价、目标考核、领导考评和创新创优四个维度,对各级各部门实施考核评价,有力提升了机关效能。苏州工业园积极借鉴新加坡等先进经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综合发展指数、集约发展水平、质量效益指标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三是坚持把高素质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这些地方一手抓存量变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手抓增量崛起,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杭州大力培育数字经济,近年来保持30%左右的高增长,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6%。金华针对传统制造业,推进“机器人+”“互联网+”“标准化+”,像考察的捷孚传动制造中心壳体生产线自动化率达到92%、装试生产线自动化率达到73%。昆山光电产业园,拥有从原材料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去年销售过百亿、利税超8亿元。

四是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集聚人才资源,激发创新活力,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高。苏州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浓度和密度,人才总量25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4%,国家“千人计划”237人。其中苏州工业园149人,创业类“千人计划”59人、占全国7%。杭州九阳集团,是全国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精益生产,追求卓越,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0%,拥有专利4013项,目前豆浆机市场占有率75%以上,料理机和榨汁机市场占有率50%以上,均居行业第一。

五是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这些地方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大力推动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努力向社会提供高效率、高品质、高标准的服务。昆山率先在全国提出“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近年来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企业从预审到获得电子营业执照只需要3个工作日。杭州全力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全市80%以上行政权力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80%以上的公民个人办事事项身份证“一证通办”,不动产登记60分钟领证。

六是坚持把实干作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招实招。这些地方都坚持从严带队伍、从严管干部、从严抓作风,以良好的作风提高效能、推进落实。他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追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他们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狠抓落实上,用在研究政策、把握机遇上。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责,临难不退,有责必担,真正扛起领导干部的责任。我们学习他们推动发展的经验做法,就包括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

记者:与考察的这些地方相比,我们莱芜的差距在哪里?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梅建华:近年来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成绩来之不易,应当充分肯定。但与本次考察的几个城市相比,我们的发展还是慢了,我们与他们的差距是高质量发展进程上的差距。

从宏观层面看,他们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上闯出了新路、走在了前列。相比之下,虽然我们在着力加快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但资源型、重化工型经济结构和以资源要素投入为主导的传统增长模式尚未根本改变,在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依然任重道远。

从中观层面看,他们注重塑造新优势、打造新引擎,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虽然莱芜市钢铁、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基础较好,但大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还没有成为主导力量,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还处于起跑阶段。

从微观层面看,他们坚持“政府创环境,企业唱主角”,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形成了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与他们相比,我们的企业无论是在规模数量,还是在层次水平、发展活力上还有较大差距。

这些差距,表面看是指标数据的差距,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经济发展程度表象的背后,更多的是思想观念、理念思路、营商环境和体制机制的问题。这四个问题正是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快和慢、好与坏的根本前提。

记者:面对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莱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梅建华:我们正视差距,但不能妄自菲薄,必须坚定信心决心;我们冷静反思,但不能坐而论道,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将以这次考察为契机,学以致用,立足实际做好学习、吸收、转化、创新文章,借力“浩荡南风”,加快推动莱芜市高质量发展。

一要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刘家义书记在南方考察总结会上提出,要敢想敢干、敢领风气之先,在全省上下来一次全方位思想大解放、观念大变革。我们要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对标先进、迎头赶上,全面推动区域发展提质效进位次,部门工作提标准优服务,企业发展提境界创一流,干部队伍提素质善作为,加快形成争先进位大赶超、加快发展走在前的良好局面。

二要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紧盯痛点、难点、堵点,全面深化国企、科技、金融、财税、环保等多领域改革,加快有效制度供给,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科技奖励、成果转化等政策体系,提高莱芜市创新能力。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等园区经验,创新组织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用好挂牌上市、产业基金、私募股权等融资工具,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三要在动能转换上下功夫。紧紧咬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焦“三重”建设这个突破口,完善“十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大力推动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宾引客“三招并举”,聚集优质资源,破解瓶颈制约,加快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坚持科技创新与质量提升双轮驱动,推动莱芜制造迈向质量时代。

四要在乡村振兴上下功夫。围绕推动农业强起来,深入开展农业质量提升,大力发展标准农业、品牌农业,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围绕推动农民富起来,深化承包地“三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狠抓脱贫攻坚,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围绕推动农村美起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抓好农村“三增三改”,推进“厕所革命”,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向农村延伸。

五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借鉴杭州等地的经验,紧盯“一网”“一门”“一次”,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部署要求,认真抓好落实,确保9月底前实现“一次办好”全覆盖。坚持“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大力营造“亲”“清”相宜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六要在改进作风上下功夫。大力倡树实干导向,以“三减”为突破口,引导各级干部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解难题、促发展上。坚持严管厚爱并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完善正向激励和末位淘汰机制,巩固和发展良好政治生态,凝聚起推动莱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编辑 )

新闻推荐

山东莱芜暴力杀医案宣判 持刀追砍医生 男子判死刑

7月27日,山东省莱芜市中院依法对被告人陈建利故意杀人案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经审理查明,201...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