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产到户,一亩小麦一下子从四五百斤到了千数斤胡金奎:告别窝窝头 天天吃馒头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勇往直前。回首40年,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我们所接触到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大楼,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厂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0年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亲历者,都与改革开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40年来,您为莱芜的改革开放做了什么?您见证了莱芜的哪些变化?您参与了哪些改革?您与莱芜改革开放40年有哪些不得不说的精彩故事?从今天起,鲁中晨刊特推出特别报道“庆祝改革开放40年·40人的故事”。寻找与莱芜改革开放有“渊源”的代表性市民,讲述他们40年经历改革开放中的经典故事,让我们共同重温40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感悟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上图?生产队在麦场下图?生产队正在劳动(资料照片鹿怀明提供)
□记者 刘华
5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寨里镇寨里东村胡金奎家,说起改革开放,胡金奎的思绪立马回到40年前,且眼中满是激动。他还顺手拿出了当年用的算盘,一边拨弄着一边回忆着当年分地时的情形。高兴之余,领着记者来到村北最早包产到户的地块,告诉记者:“1983年左右分产到户,咱村种了千余亩小麦、玉米,后来又兼种大蒜、生姜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的好日子是从包产到户开始的。”
当年联产承包分地时用的算盘 □记者 刘华 摄
催着干变成摽着劲拼命干
胡金奎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1971年起就在村里任职。几十年来,他见证了农村一步步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前,是吃大锅饭、干活挣工分。就是一起搞集体经济。劳动是集体化,以生产队为单位,每年结算除了上交国家和集体的,再进行统一分配。工分是分配的依据,不同的工种有不同的工分。但总体来说,差别不大,这也就造成了大伙没有积极性的问题。”胡金奎说。
当时,寨里公社寨里东村分了8个队。每队有二百来口人,每天早上五六点,各个队的队长、副队长就扯开嗓子喊人,但是能下地的劳力还是磨磨蹭蹭,不见有人出家门。实在没有办法,生产队长就挨个胡同再吆喝喊人,即便如此,一个小时能集合起来就不错了。等到大家晃晃悠悠,扛着耙子,提着镰刀,来到田地里时,小半天已经过去了。到了地头,由生产队长分配活,开始到地里干。到了地里,大多是磨时间。虽说每队人数不少,但整劳力不多,一亩麦子,一天也割不完。“到了1979年,上级要求把地分到各家各户,当时我们村干部相当不理解,也不敢分。”胡金奎说,“那个时候谁敢分地?把地分给农户,农户成了啥成分了?”后来按照上级部署,寨里东村开始有序进行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包产到户后,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大家伙也很支持、配合。接到通知后,我们村不长时间就分配完成了。我记得人均可以分到一亩左右。”胡金奎说,“分地时也相当热闹,好地块都抢着要。没有办法,只好抓阄。把一块块大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承包给家家户户。本来地块之间的界限是用石头做标记的,一下子分成这么多地块,石头根本不够用,只好用小木橛子。看到满地的木橛子,有的村民还编了顺口溜:上级新法子,遍地插橛子。”“包产到户不仅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调动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还增强了劳动的责任心。”胡金奎说,承包之前催着干。土地承包到户后,根本不用催,许多人天不亮就到地里干活,甚至有你早我要比你更早的心态,摽着劲拼命干。种什么作物,种多少,怎么种,这些都由自己说了算。
吃不饱变成家家吃上白馒头
在承包到户之前的大环境下,很多人有了一种心态“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了积极性,村集体收入也就越来越少。这种情况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吃不饱、没饭吃。“粮食上交国家和留够集体后,粮食根本不够分。有的家庭老的老、小的小,工分少,不仅分不到,还欠集体钱。”胡金奎说,“大伙都是吃菜叶子窝窝,一年到头见不到几回馒头。”
胡金奎回忆说,有一年,为了提供亩产数量,种了几年杂交高粱,这种作物亩产高,年底分的时候每家每户可能多分一点,但是这种粮食“猪吃了都炸毛”,何况是人呢。
但各家有了地后,情况就不一样了,积极性也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善了。“原先集体一亩小麦打四五百斤,承包后一亩地七八百斤,个别好的到了1000多斤。家家有了余粮,也就告别了窝窝头,有很多人都从吃不饱饭,包产到户后变成了天天吃馒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莱芜县委、莱芜县革委会在落实农村经济政策中,首先推行“两个基本”(社员基本出勤日和基本投肥量)制度,恢复并健全定额管理和评分记工相结合的计酬方法。1979年起,逐步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业生产由男女老少搞饭吃转变为向商品经济发展的局面。至1979年4月,全县5348个生产队中,采取定额记工的2708个,实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的2403个。到1982年全县除茶业公社2个生产队外,全部实行大包干即家庭承包责任制。
1984年以来,莱芜市(1983年8月30日,莱芜县撤销,设立莱芜市)通过对土地定级作价,延长土地承包期,颁发土地使用证,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向土地投资投劳的积极性。为切实加强土地管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1985年,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管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
包产到户后,时任党支部书记的胡金奎的工作热情也更加高涨,带着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上世纪80年代初,寨里东村的民营经济有所发展,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迅速发展壮大起来。1982年秋,生产大队采取补助的办法,社员购买一台黑白电视机,队里补助100元,激发了人们购买电视机的积极性。在以后的两三年内,寨里东村很多都买上了黑白电视机。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村民的收入逐年增多,摩托车开始进入老百姓家庭。同时,拖拉机、三轮车、大型汽车也逐步进入了老百姓家庭。在四五年的时间里,12马力拖拉机成了人们田间运输的主要工具,现代化的运输工具代替了小推车和自行车。“包产到户后,村民们有了很大的自主性,寨里东村通过做生意、种经济作物慢慢富裕起来。我的孩子做小买卖的做小买卖,上学的上学,我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胡金奎说。
胡金奎年近80岁,可是,腰不驼,眼不花,面色红润,精神抖擞。这一切,他说,是沾了改革开放的光,不然他不会享受如此美好的生活。“改革开放的变化是显而意见的。吃穿住用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到处楼房林立、汽车遍地、娱乐方式也多了,这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现在儿女都挺好,我也不用照看孩子了,想逛会儿就逛会儿,每天心情都特别好。”胡金奎说。
对未来,胡金奎满是期待。“相信国家在民生保障方面会出台好政策,我也相信老百姓生活会越来越好。”
胡金奎与现任村支书刘桂勇查看大蒜长势□记者 刘华 摄
新闻推荐
在万兴、东兴源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莱芜生姜”的品牌价值不断跃升,也让像赵林娟一样的众多姜农从中受益。随着“莱芜...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