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相隔36年的合影

鲁中晨刊 2018-04-17 23:05 大字

□高伟

1980年落榜生合影

36年后落榜生合影

1980年的春天,我高中毕业于莱芜矿务局职工子弟中学。当年我们这届高中生,由于基础教育在“文革”时期,属于“被林彪‘四人帮\’耽误的一代”,以致高考颗粒无收,两个班一百多名同学集体“名落孙山”。记得那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画蛋”有感》,我们每人给母校画了一枚大大的“零蛋”。也许母校对我们太失望,连一张起码的毕业合影都没照。若干年后,教育质量崛起的母校(现名为“莱芜市莱城区莱新中学”),经常在《学校简介》中拿我们80届高中毕业生说事,称我们是母校的“低谷”。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同学们的情绪并没有因“高考落榜”而颓废低潮,那时候称高考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我们把“落榜”看得很正常很合理,没有谁因此去跳楼、去喝农药、去寻短见,学校不给我们拍毕业合影,我们就没心没肺地自由组合,三五成群地骑着自行车,去县城的东方红照相馆拍小合影,拍了照片同学之间互相赠送。于是我就有了这张黑白合影。虽然照片里没有我,但我一直珍藏至今。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转眼我们跨世纪来到了2016年。有一位热心的同学建立了一个“莱芜矿中80届同学”微信群,竟然使我们毕业“失联”36年的同学又建立了联系,进而又从网上相约,于当年5月回母校组织了一次盛大的同学聚会。那是个周日,母校因为我们的到来异常热闹。在那熟悉的校园,熟悉的教学楼前,漫步着已经不再年轻的我们。遥想当年毕业时我们才17岁,风华正茂,少年壮志不言愁;如今都已年过半百,雪染双鬓,白发搔更短。更令人惋惜的是有好几位同学已经英年早逝,与我们阴阳两隔。我和班长刘东铭同学如今都是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担任了这次聚会的摄影师。我收藏的那张“黑白合影”里面的五位同学,这次有四位参加了聚会,我搞了一个策划,让他们按照36年前合影时的排序和情景,又拍了一张“昔日重现”的新合影。“黑白合影”中有一位刘训洲同学(后排左二)因没有联系上缺席聚会,在“彩色合影”中由一位宫显彬同学站在了他的位置。现在,我把这五位同学的近况简要说一下,他们分别是:(前排左起)刘东铭、井泉、刘大冬;(后排左起)杨军、宫显彬。他们都已事业有成,刘东铭现在国税局做管理工作,井泉是国家电网莱芜电厂的车间主任,刘大冬是我们母校的小学高级教师,杨军是兖矿集团医院的主任医师,宫显彬是新矿集团一家大型煤矿的总工程师。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首歌曲叫《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里面有这样的歌词:“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我们这一届高考落榜生,恰恰属于歌中唱到的“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这一群体。36年前,我们并没有因为“高考落榜”而沉沦,而是勇敢地走出阴影、走向社会,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不甘平庸,通过岗位自学、函授等方式取得了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追回了被耽误的时间。如今,我们虽然都已人到中年,在各自的岗位上却都是事业的中坚力量,36年后的这次相聚,使我们对人生事业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上大学并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只要你付出真诚的努力,在社会的大学里没有“落榜生”,只有成功者。

这两张相隔36年的合影照片,不仅记录着我们逝去的青春,也将激励着我们为祖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继续拼搏。

新闻推荐

《山水恋人》获世界民族电影节摄影奖出品人是莱芜老乡

晨刊讯(记者毕研敏通讯员孟淑美)4月16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在4月6日-8日举办的第15届世界民族电影节上,莱芜老乡李强担任出品人,徐献锋担任总制片的电影《山水恋人》获世界民族电影节摄影奖。...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