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拜年不见“红地毯”
□本报记者 郭延冉
2月16日,大年初一,记者来到钢城区里辛街道玥庄村给长辈们拜年。车子还没开进村,远远地就看到了男女老少成群结队的拜年“大军”;进村后,家家户户门前火红的对联、福字,不绝于耳的新春问候,村子主干道两旁停得满满当当的汽车,都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总感觉和以前不大一样,好像少了点什么呢。”记者自言自语道。“你再仔细看看地上,是少了‘红地毯\’啊。”父亲一语道破。原来,是不见了一地炮仗皮的景。
到三叔家拜年,见堂弟抱着手机看得入迷,刚想上去“教育”一番,堂弟突然递过来手机来问:“姐,捉妖记和唐探,你说哪个好看?最近几天几乎场场爆满,咱得赶紧订票了,要不什么都看不成了。”“你不是最喜欢放炮仗么,有一回还差点闯了大祸。今天咋没出去和小伙伴疯玩?”记者故意逗他。“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放鞭炮污染空气不说,还得打扫炮仗皮,花那个钱还不如去看场电影呢。”堂弟继续选电影。
三叔说,在农村,放鞭炮仍然是村民过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这个习俗正在悄悄改变。过去年三十的炮仗能响一宿,大家觉得谁家炮仗放得多,谁家来年更红火;现在,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环保意识强了,放炮仗“点到为止”。“再说了,现在老百姓的素质提高了,放炮仗更文明了,各人放完都是接着把炮仗皮打扫干净。咱现在是全国文明城市,‘红地毯\’可不受欢迎了。”三叔笑道。
新闻推荐
□记者于向阳通讯员刘大伟报道本报莱芜讯日前,为有效破解农民工“讨薪难”,莱芜市在全省率先正式实施全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分账管理办法。该办法实施后,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将与...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