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秦胜营:破解人体疾病密码

莱芜日报 2018-02-02 07:52 大字

□本报记者 李玉亮

题记

2015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精准医学计划”。计划一经推出,即成为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热点。我国也高度重视精准医学,并将其纳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作为一名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我适逢其会,将与团队一起,全力投入这一历史性变革之中,尽早让精准医学“飞入寻常百姓家”。

▲秦胜营(中)与国际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联盟主席Ar-thur先生、中科院院士贺林在北京签订协议时留影。

▲秦胜营接受莱芜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

秦胜营,1975年生于高新区秦家洼村。2005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学位。现为上海解码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秦胜营为家乡、为《莱芜日报》送上祝福。

在辽阔的西非大草原上,每到迁徙季节,便有成群结队的斑马在奔走。放眼望去,每匹斑马都是一样的,但走近了你就会发现,其实每匹斑马的纹路甚至色彩都是唯一的。

“人也和斑马一样,每一位患者、每一个个体都是唯一的。这就是精准医学的核心。”秦胜营说。

目前,大多数药物都是为“标准病人”设计的,用药“一刀切”,这会造成对有些患者有效的药物对另一些人无效,甚至有严重的副作用。“我们推进精准医学的目标就是按照患者的基因制定个性化、量体裁衣的方案。”

▲秦胜营(右)与哈佛导师合影。

随着基因测序费用的大幅降低,精准医学“飞入寻常百姓家”已为时不远了

在采访秦胜营的当天,他正在上海虹桥美利亚大酒店主持召开一场精准医疗领域的高级别盛会——— 个体化精准医疗前沿研讨会。

“个体化精准医疗正在取得重要突破。”秦胜营做此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基因测序作为精准医疗的基石,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机理研究和临床诊断中。一般而言,传统的医疗方式通常是需要患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病症后才开始治疗,而基因测序则是通过血液等方式获取人体基因的全序列后,通过对基因的分析准确获取生物遗传信息,预测潜在疾病的可能,进而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

更为可喜的是,前些年,基因测序只有欧美做得起,但是现在有些基因检测项目国内的价格远远低于国外,其中在深圳不要钱,因为进入了医保。

“将来全基因测序可能会降到千元以下!”秦胜营高兴地说。老百姓可及的价格,预示着精准医学“飞入寻常百姓家”已经为时不远了。这将会带来医疗方式的变革。

他连续发了多封信,都泥牛入海,当心灰意冷之时,他心仪的哈佛大学教授向他伸出了欢迎之手

秦胜营在医学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

他和他的团队在发表论文以及申请专利的数量排在全国同领域前列,而他本人更是主持了国家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上海市的诸多研究课题。

但作为国内较早一批分子生物学专业出身的人,秦胜营清醒认识到,只有紧密对接国际最新研发动向与发展成果,才能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2014年,他把目光瞄准了哈佛大学医学院,去美国深造。

“我选择了我们这个领域很有名的MarkDaly教授,很多遗传学基因组学的方法,都是他的课题组首先创立的。”秦胜营给MarkDaly教授连续发了几封信,并请朋友帮助推荐,但都没有得到答复。长时间的等待让他不免心灰意冷。正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他打开信箱,发现了MarkDaly教授给他的回信,热情地邀请他加入课题组开展研究。

后来秦胜营了解到,MarkDaly教授非常谨慎,引进任何一个人,他都希望听他们团队的每一个人的意见,甚至他还安排专人对他进行了深入了解,最后才决定让他加入课题组。

在哈佛大学,每天从早到晚学术报告和研讨会安排得非常密集,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询问,教授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让秦胜营记忆深刻。“美国作为医学领域的优势国家,在精准医疗方面也走在时代前沿。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秦胜营说。

留学期间,秦胜营的科研工作获得了哈佛相关领域教授的赞赏,并决定于2016年由哈佛-麻省理工Broad研究所捐助在上海交大共建“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而作为中心主任,更是责任重大,“中国精准医学发展迅猛,我的事业在这里。”

从小就喜欢生物的他,经过一步步的辛苦跋涉,终于走到了医学生物学技术的前沿

精准医学、基因测序、个体化诊疗……一个个当前国际高端、时代前沿的热词经秦胜营说出,让人不得不信服“行得春风,方得秋雨”这句话。

小学时,秦胜营就学习很好。毕业那年,市实验中学从每个乡镇选拔前十名,他就这样开始了初中生活。“进入初中,老师告诉我们,21世纪是生物世纪,尽管似懂非懂,但却激发了我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也参加了很多生物竞赛,我最好的成绩是山东省生物竞赛二等奖。”他说。

初中毕业后,秦胜营以全市第五名的成绩考入了莱芜一中。在以后的大学及研究生阶段,他一直没有离开过生命科学领域。“当时,我看了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浩然高科技大厦的照片,就对其充满了向往,下定决心要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另外,我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到上海这座城市,接触一些前沿。”1998年,秦胜营如愿以偿。

初来乍到,秦胜营就被学校里浓厚的学术氛围所感染。硕士研究生阶段,他主要从事生物芯片技术研究,到了博士及博士后阶段,他主要研究复杂性疾病分子诊断与个体化诊疗领域。

就这样,这位来自莱芜的农家孩子,一步步攀爬到了当代医学生物学技术的前沿。

新闻推荐

莱芜市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昨日启用31位车主选中心仪靓号

车管所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记者张鸿儒摄晨刊讯(记者张鸿儒)1月31日,莱芜市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正式启用。据了解,当日共有31位车主获得新能源牌照。自此,拥有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可...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