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莱芜供电公司班组建设新风尚③ “全员听”变身“人人讲”
□本报记者左丰岐
本报通讯员王宪才
“这是35千伏变压器的解剖图,里边的内部结构能看得一清二楚。”2017年11月27日,一场特殊的课堂上只有两个人,一个人在讲,一个人在听。类似这样的微课堂培训在国网莱芜供电公司已不是新鲜事,几乎每周、每个部门和车间都在进行着。
长期以来,一说起培训,首先想到的是一人讲、全员听的常规培训模式。莱芜供电公司在实践中探索出差异化授课方案,提前摸底调查员工需求,制订针对性授课方案,充分体现培训的差异化、个性化,甚至对特殊岗位人员进行单独培训,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
近年来,随着智能配网的快速发展,电缆化率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电缆施工技术、试验技术和电缆故障探测技术,成为制约配网抢修速度的关键因素。如果针对这种情况组织员工进行专题培训,枯燥的理论、难懂的专业技术很难调动员工们学习的积极性。莱芜供电公司结合当前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把每一起故障作为“微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现场组织员工分析故障原因、处理措施和依据,即让抢修人员“知其然”,更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员工普遍反映这种培训效果好。目前,他们已通过“微课堂”先后组织开展了电缆施工工艺、电缆附件制作工艺、电缆远红外线测温技术、电缆定期试验技术、路径探测技术的学习,提高了抢修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专业水平,为加快故障抢修速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班组大讲堂\’的核心是立足班组工作实际,主要是根据员工的培训需求来完成。”莱芜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主任郑勇介绍,目前班组大讲堂已运行两年多,逐步建立了讲题申报、讲坛考勤、参讲备案等制度,培训实现了由“大锅饭”向“自助餐”的转变,可以满足同事们的不同需求,在提高职工能力素质、激发队伍活力等方面收到明显效果。下一步,公司工会将充分利用车间创新工作室和实训基地这一资源,开展一系列技能培训,使青年员工迅速掌握配电专业核心技能,争取“人人当专家”。同时由“先进带动后进”,组织青年员工积极参加到各项技能竞赛中去,充分利用技能竞赛的机会展现自己、提升自己。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琴莱芜市既是钢铁及深加工产业集聚地,又是化工生产工业区,环保费改税政策出台以来,市地税局相关部门深入重点企业摸底排查,详细了解了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结合莱芜实际,市地税局联合市财政...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