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编织话说莱芜老手艺之粗手织就艺术梦 何时薪火再相传
话说这手工编织,很多人的记忆里都有过它的身影。曾经,用竹编的菜篮、柳条编的畚箕、箩筐、背篓等生活用品,被人们广泛使用;纯手工制作的灯笼,实用又美观。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这些手工制品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工业制品。
不过,在羊里镇仪封村,有一位老师傅仍坚守着这种手工艺术,他叫李运春,今年62岁。50年前,12岁的李运春在洼子村的小门市部里见过一个用高粱秆扣的灯笼,觉得好看,自此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这种手工艺。50年的时间里,他用一双精巧的手,钻研着这项手工技艺。
仪封村能工巧匠 童年时期学做鸟笼
李运春10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着做手工了。“小时候,也就十来岁吧,经常见村里的老人扣鸟笼。就很喜欢,觉得很神奇,几根细条子,在手里捣鼓一会儿,就能做出个鸟笼来。”李运春说,“一看到有老人做这个,我就凑到跟前看他们是怎么编的。长时间下来,也偷偷学了不少。12岁的时候我就能自己做鸟笼了。虽然不精致,但是也能看得过去。后来,我去洼子村的小门市部里买东西时,见到在屋里挂着一对灯笼,纯手工的,很好看,就被吸引了,问了老板,得知是用高粱莛子扣起来的。回家以后就老是琢磨这事,后来又去看过几回,慢慢摸索着怎么能做一个。”
十几年悉心摸索 制成了首件工艺品
经过了十几年的摸索,才逐渐找到了制作的方法。“一开始,不知道这种扣是鲁班锁,只知道是一点一点地扣起来的,后来看电视才知道这是鲁班锁。”李运春说,“编织是门辛苦活儿,准备材料,要的是力气,这个简单。从编织到完成要的则是耐心。这个就难了。单是灯笼的这一个穗子,就得大半天的工夫。”
李运春成功做出的第一件手工艺品是一个亭子,是20年前完成的。就这一个亭子,李云春拆了改,改了拆,前前后后一共拆了十几次,才制作成功。“现在看看,这个亭子也不太满意,结构不太合理。但是再改的话就太难了。”李运春说。
编制步骤太复杂 三五年未必能出徒
据李运春介绍,这么一个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主要是选材、造型、制作。“首先选材需要十分注意。芦苇是高大草本植物,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芦苇植株高大,茎秆直立,茎秆坚韧,是做工艺品的好材料。”李云春说,“以前咱这里很少,最早的鸟笼啊,什么的都是用高粱秆做的,我做的第一个亭子也是高粱秆的。现在芦苇多了,就改用芦苇茎,芦苇茎粗细比高粱秆均匀,也结实。在制作之前,需要在水浆充足时将芦苇割下,阴干后捆成捆,捆放一段时间后才能使用。”
“拿灯笼来说吧,造型是编织的主要技术所在,形状是决定灯笼好坏的基础。”李运春说,“灯笼的扣制技术要求精细,首先要选好料,选择的芦苇茎直径在0.6厘米左右,粗细必须均匀,长短也必须严格控制。主要工艺是用刀子割出筋骨编结的小孔,大小必须一样。制作的过程,就十分复杂了。这么一对85厘米高的灯笼,需要2亩地的高粱秆,得花将近两个月的工夫。因为是纯手工,要学的话,还是需要点灵性,这些技术,如果没有人手把手地教,自己捉摸很难掌握。学个三五年也未必能出徒。”
耗时费力无人学 手工技艺难以流传
说起手工技艺的传承,李运春很无奈地对记者说,年纪大了,做得就更慢了。也没什么销路,大都是送人了。“年纪大了也不能出去打工,只能编点手工艺品打发时间。”据李运春回忆,“以前村里有很多人都长着一双‘巧手\’,扣鸟笼、制笤帚的人很多。可如今,时过境迁,年轻力壮的都去打工上班了,年纪大的人也不愿意再浪费时间了。这样的没人愿意来学,纯手工技艺的传承太困难了。”
新闻推荐
偷来30万元名表,销赃就卖了500元“五进宫”大盗半年多作案4起,车上和住处还备着假发和人皮面具
傍晚潜入写字楼内,通过技术手段撬门、开保险柜行窃;为了伪装,甚至还买来假发和人皮面具……上述作案场景并非电影情节。9日,槐荫警方通报了这起入室撬盗保险柜案,已是“五进宫”的嫌犯,竟称部分昂...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