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巢”引来“凤”争栖 莱芜医药健康产业园打造引才聚才的“磁场效应”
□通讯员 卓平
编者按:2017年12月27日,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全省基层人才工作优秀创新案例评选结果,来自各市县、省直部门、高校院所的20个案例被评为全省基层人才工作优秀创新案例,其中莱城区“良‘巢\’引来‘凤\’争栖——— 莱芜医药健康产业园打造引才聚才的‘磁场效应\’”榜上有名。通过此次参加评选活动,宣传推介了莱城区的发展环境、人才政策和创业平台,进一步营造了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舆论氛围,为争创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案例予以刊登,敬请关注。
2017年7月18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到莱芜医药健康产业园调研,对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发展潜力、发展前景连声称赞,并要求区委、区政府“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好条件”。作为莱城经济转调发展的新引擎,产业园开工建设以来,秉持“平台+政策+服务”的发展理念,筑巢引凤,实现了从概念到空间、从无形到有形的蝶变。目前,落地项目18个,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以上高端人才25名、博士硕士112名,初步形成了一个高端人才聚集、产业链条完善、企业配套协作的产业集群。
医药健康产业园规划有序
短短4年时间,一批有实力、有潜力、有影响的高层次人才项目先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了从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到康体保健的产业集群,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前来考察,人才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孟坤领衔的创业团队,投资创办了山东珅诺基药业有限公司,研发的阿克拉定是治疗晚期肝癌的“Ⅰ”类新药,被业内评价是我国继青蒿素之后自主创新研发的又一个“世界级重磅炸弹”药物,投产后将成为全球肿瘤干细胞药物研究的领军企业。2016年6月22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杨东奇到企业调研,给予高度评价,并作出支持企业发展的批示,责成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专门出台六条优惠政策;“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大学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主任高家红博士领衔的创业团队,创办了山东朗润核磁共振项目,研发的高端医用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填补国内技术和市场空白,核心部件全部实现了国产化,2016年销售排名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占国产品牌国内市场份额达到30%以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玉强投资创办了山东科迪臻药业有限公司,设备已调试完成,是国际上首家高纯度萃取利用白花丹参有效成分的中药企业。北京同仁堂中医世家传人杨全洪投资创办的山东禾宝药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同仁堂合作研发的创新型中药属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中药药妆系列正在定性试生产。
搭建引才高位平台。着眼于国内一流标准,规划建设了莱芜医药健康产业园。高起点规划,按照“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思路,突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体保健三大重点,倾力打造集科研开发、生产制造、综合配套于一体的产业平台,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千亿园区产值、千名高端人才、千亿企业市值“3个一千”的目标,建成“省级标准”、“国家目标”、“区域品牌”的国内一流医药健康产业园。高标准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建成标准厂房50个、“科技苗圃”孵化平台4个,完成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全部实现“七通一平”,生产、研发、办公、居住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可拎包入住创业。高水平运营,采取“政企联合,市场运营”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管理运营。企业作为个体,自主生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作为园区组成单位,对园区发展建言献策。成立莱芜市嬴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园区平台搭建、环境营造、协调服务。
创新惠才激励政策。专门研究出台了《莱芜医药产业园入园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带着项目、技术、资金到园区创业。建立准入机制,严把审核关,对入园项目择优筛选,重点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及对医药产业具有重大引领推动作用的人才和项目。加大财政扶持,设立5000万元的产业化项目扶持资金,对高层次创业人才给予100-300万元的创业启动扶持,并在土地使用、行政审批、税收缴纳、租金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引进的重点人才、重点项目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真正做到“企业有需要,我们有政策”。比如,针对珅诺基生物制药项目创业之初有产品无厂房、有技术无资金的现状,莱城区立马研究、特事特办,给予代建厂房加扶持资金1亿元的政策,保证了项目顺利落地,目前正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2018年正式投产,批量生产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严格考核管理,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按照企业贡献率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享受税收返还、租金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贡献较大的,区委区政府隆重表彰,并进行奖励。
打造留才优良环境。秉持“创业之初当保姆,成功之后当保安”的理念,做到精准、高效服务,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搭建服务平台,区政务服务中心专门在医药健康产业园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开辟绿色通道,在企业“家门口”实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方便人才创新创业。配强服务队伍,从莱城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国土、环保等部门单位抽调人员组成服务小组,一个企业一套服务班子,全程负责项目落地、项目推进、手续办理等。成立园区管理办公室,从机关选派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熟悉政策业务的优秀干部担任驻企督导联络员,全力靠上服务。创新服务机制,建立大班子领导牵头、部门配合、园区负责的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大班子领导带头联系人才、联系项目,实行“一对一”、“人盯人”,定期联系走访,及时了解人才需求;各部门发挥职能优势,针对企业需求,积极帮助协调解决资金争取、项目申报、招工培训等实际问题;园区重点负责项目手续办理、厂地协调等工作的推进落实,真正做到“园内的事情企业办,园外的事情政府办”,先后帮助落地人才解决住房、家属调动和子女转学等问题20多件次,协调解决资金3亿元、土地1400多亩。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郭延冉“去了那么多地方,我觉得咱莱芜的尊老爱老氛围数第一。坐公交车免费不说,上公交车一打老年卡,接着就有好几个年轻人起身让座。就凭这一点,老年人都不愿离开莱芜。”77岁的市民李雪说...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