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17最后一炉钢水?与钢花共舞

鲁中晨刊 2018-01-03 02:31 大字

2017年12月31日夜里11时许,伴着隆隆的机器声,山钢集团莱芜分公司炼钢厂转炉二车间里灯火通明,2017年的最后一炉钢水正在炉中汩汩流淌。“转眼又是一年,已经数不清在车间跨了几个年了。”李勇笑着说。

高温“烤”验下的人生

李勇是转炉二车间的炉长,到2017年,他已经在转炉前工作了18个春秋。18年来,他一直过着倒班生活,已经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

“熊熊炉火旁,汗珠往下淌;高温车间里,机器轰隆响。”这是钢铁工人工作的真实写照。在转炉平台的工作现场,炉前工人需要克服迎面扑来的几百摄氏度炉温的“烤”验。李勇告诉记者:“冬天其实还好,最难过的是夏天,车间里温度每天都在40摄氏度左右。”

回想起刚刚进入转炉车间,李勇说:“那时候条件比现在差,车间里烟尘弥漫,钢花有时会落到身上。”尽管条件艰苦,他还是坚持留在这里。一步一个脚印,为了炼出合格率更高的钢水,他和同事们扎根在现场。

随着设备的一声声轰鸣、人员的进进出出、转炉的前倒后倾,一炉炉优质的钢水在李勇和同事的汗水中“诞生”。

近二十年的勤学苦练,李勇成长为一名转炉炉长,他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上他处处带头,技术上敢叫板碰硬。当班的每一炉钢,他都会认真指挥,亲自摇炉,把好炼钢的每一道关。

岗位上过节是家常便饭

对李勇来说,在岗位上过元旦、春节早已是家常便饭,“习惯了,钢铁行业是特殊行业,除非检修,无论多么重要的节日,高炉、转炉都不能停,我们的岗位离不开人。节假日排班轮到谁,大家都是无条件服从安排,有时候也是会遗憾,逢年过节不能陪家人,不过厂里需要我,岗位需要我,家人也都理解、支持。”李勇憨厚地笑笑。

出钢时,炉池里烧得火热,炉前工穿着厚厚的阻燃服,仔细查看钢水的情况,并向炉池里加入压渣剂,然后从钢水里取出样本,拿着样本去化验。炉口处火光四射,站在远离炉口十几米的地方,依然能感受到那股热气,几分钟时间,额头、身上已经开始冒汗。

记者注意到,12月31日从16点到24点,李勇在岗位上坚守了8个小时,喝水、吃饭都得抢时间。“岗位上离不开人,谁有空谁去休息室吃几口,一直是这样。”

坚守岗位是最好的礼物

李勇说:“二车间一共有70名职工,对我们来说,元旦就和平常一样坚持生产,24小时岗不离人。这是个特殊行业,坚守在岗位上就是最好的节日礼物。”

生产现场□记者孙菲菲通讯员王奉智

新闻推荐

无纸化 数字化 动态化莱芜市粮食安全责任考核首次运用动态管理系统

本报讯(记者徐国明)“根据(鲁粮发〔2017〕11号)《关于2016年度粮食安全责任考核结果的通报》,全省17地市2016年度粮食安全责任考核等级均为优秀……”2017年12月27日,记者从全市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工...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