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穷窝” 住好“金窝” 忻城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见闻

广西日报 2020-07-28 07:07 大字

本报记者蒙进煌通讯员潘显高

如何保证贫困户搬出“穷窝”后住好“金窝”,忻城县立足实际,抓稳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以“稳业稳基”为思路,在创业就业和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工作方面加大力度,实现增收、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让“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迈进。

“树挪死人挪活”——这些年的生活变迁,让贫困户班海桥对这句俗话有深刻认识。7月16日,记者走进忻城县城南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小区附近的忻城县信荣达有限公司扶贫车间,见到了正在流水线上忙活的班海桥。

班海桥已经是熟手。身为工人,计时计件领工资,让她更加相信“越努力越幸运”,相比以前种几亩薄地,现在日子更有奔头。班海桥一家,丈夫在外地务工,家公家婆身体不好。她在家门口就业,带小孩和照顾老人两不误,每个月还能挣2000元左右。

在增仰小区,蓝金业也是幸运的,当地政府为他安排公益岗位,每月有1000元工资。站在5楼的阳台上,他指着前方不远处说:“小区附近还有城关镇民族小学、光明农贸市场、聚福广场……”这些都是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设施,方便搬迁户的生活和出行。

“增仰村是忻城县唯一实施整村搬迁的行政村。搬迁后,聚福新城安置点配套设施齐全,社区服务管理到位,还建立广东信宜市-广西忻城远程招聘就业服务中心,确保每个家庭都能就业,现在每户月收入能达到2500元以上。”增仰村第一书记肖如宣说。

与增仰小区发展类似,忻城县对县城安置点光明小区、万景小区、薰衣草小区,以及乡镇的安置小区,在配套设施上也下足功夫,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在该县城南新区,记者看到社区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立党支部,各小区还配齐居委会、村民理事会、监督委员会等。据悉,全县易地搬迁安置点已成立2个党总支部、4个党支部,设立2个社区组织(城关镇城南社区、思练镇鸿源社区),同步配齐社区居委会、村民理事会、监督委员会、妇联、共青团等自治组织和配套组织。

当地政府还为安置点引进物业服务公司,提供前期免费服务,实现社区管理规范化。先免费后收费,政府的用心安排,让搬迁户对物业管理费有一个接受的过程。物业管理服务,让居民居住环境改善,推动了社区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当地政府还完善公共配套。当前,全县7个安置点全部完善爱心超市、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学校、文化广场、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信荣达电子公司、广东富得森电子公司、忻城凡丰工艺品有限公司等76家扶贫企业或扶贫车间建设,带动就业3230人(其中贫困户767人、搬迁户238人),实现就业人员人均增收1800元/月。

“当前,忻城县已经实现每个搬迁家庭都享受城市便利,稳定就业,基本每户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下一步,我们将组织贫困群众进行生产技能培训,让群众掌握更多劳动技能,进一步拓宽就业面。”忻城县扶贫办主任蓝懂贵说。

新闻推荐

爱心助学进大山 安全宣传不落下

7月14日,共青团来宾市委员会联合广西通祥石油有限公司到忻城县果遂镇同乐村龙鹿教学点,开展来宾市12355志愿服务暨爱心助学...

忻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忻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