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治旱工程南干渠红水河渡槽水下六十根桩基建设完成 渡过“难干期” 未来更可期
红水河渡槽施工现场。航拍双壁钢围堰施工现场。
机器在轰鸣,工人在忙碌,一座雄壮的“亭台”正慢慢地“爬”出波澜壮阔的水面。
1月2日,记者在桂中治旱工程南干渠第一标段红水河渡槽施工现场了解到,红水河渡槽最困难的水下部分1#、2#、3#、4#、5#、6#墩共60根桩基建设已全部完成,工期比预计提前三个多月。目前,2#墩渡槽承台正在施工,预计1月下旬开始渡槽墩身施工;2月底开始渡槽上部槽身施工,今年年底前实现合龙并贯通。
红水河渡槽位于忻城县果遂镇龙马村北陇屯境内,这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将来也会成为红水河上一处独特的风景线。可以想象,站在红水河渡槽上,观赏碧绿的河水、葱郁的树木、绵延的山峦,该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卷。
水下作业难上加难 封底考验圆满完成
当天,记者在施工平台上看着工人在15米以下的“水箱”里清淤,确实有点“恐高”。如此巨大的“水箱”是如何放到水里的?
据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二期工程南干渠第一标段项目经理部生产副经理何海龙介绍,这个“水箱”叫双壁钢围堰,围成的面积是12.5×29.5㎡。首先,需要在水上搭建一个施工平台,将钢板焊接成钢板块体,再将钢板块体拼接成一个圆环;然后用吊车将圆环下沉到一定深度,再拼接第二层,如此循环。“当下沉到第三层时,我们发现已经到底了,便进行浇筑封底混凝土。”何海龙告诉记者,这个过程共使用了36块钢板块体。
完成钢板拼接,就到了最关键的步骤——基础面封底,因为这关系到红水河渡槽能不能成功建起来。“主要是水中存在不可视性,而且这一带都是喀斯特地貌,溶洞多、地形复杂、水压大,施工难度非常大。如果有一个溶洞堵不住,就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何海龙说,像这样的水下作业,在来宾他们是第一次进行,所以当时也没有绝对的把握。直到2012年12月16日,当“水箱”抽干后没有发现漏水,这意味着围堰封底成功。“当时我们都非常激动,终于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了。”何海龙回想当时,仍十分兴奋地说道。
加大投入确保工期 提前完成最难部分
据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建设管理局办公室负责人孙友权介绍,红水河渡槽最难施工的部分都在水下,特别是连续降雨或雨季来临,汛期就会提前到来,增大了施工难度。因此,为确保施工进度,该局加强监督指导力度,要求施工单位优化施工组织,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日夜赶工。“只要渡槽墩身超出水面,就可最大限度地减轻雨水给施工带来的影响,不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孙友权说。
当天,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10多米的水下对基础面进行清淤。“等基础面清淤完成,再静置干燥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砌桩进行渡槽墩身施工。按照目前的进度,春节前墩身就可以高出水面。”何海龙告诉记者,为赶工期,他们每天都安排上百名工人同时施工,大家今年春节也不能回家过年了。
在这样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提前三个月完成了红水河渡槽最困难的水下部分,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
新闻推荐
搬出新天地 过上新生活 忻城县实施粤桂扶贫“四个一”项目建设工作扫描 □蓝春青
送孩子上学、赶着上班、出门做生意……每天早上,不断的人流车流为忻城县城南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息...
忻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忻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