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农业快车”助力脱贫攻坚 ——忻城县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纪实 □石佳连

来宾日报 2018-09-19 09:23 大字

展示区里农副产品琳琅满目,百香果种植基地里一颗颗百香果挂满枝头;田地间,工人们正在挥汗劳作,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9月11日,笔者走进忻城县蓝莓产业示范区,一股现代农业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忻城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忻城县开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以来,加大示范区创建力度,围绕发展“10+3”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脱贫攻坚、“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入手,选好主导产业,把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全县已建成自治区级1个、市级1个(已公示)、县级1个、乡镇级2个示范区。

整合资金 强化财政投入

近年来,忻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坚持突出资源整合、统筹协调的原则,积极整合各部门的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示范、服务作用,完善涉农资金整合机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示范区基础设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扶持、精心打造,做到点上出示范、面上成规模,加速该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进程。

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820万元扶持百香果产业,投入资金4279万元发展育肥牛产业,投入资金1500万元发展珍珠糯玉米产业,投入资金200万元发展育肥羊产业。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投资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使优势产业得到更好更快发展。

科技服务 提升发展含金量

去年4月12日,忻城县举行浙江大学产业首席专家聘任仪式,浙江大学6名专家受聘为忻城农业技术推广分中心首席专家。

为有效推进忻城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该县还通过与广西农科院、广西大学等区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校合作,引进和培养示范区建设复合型人才,提高示范区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互联网+示范区”平台建设。与浙江大学合作,聘请专家多次到忻城县指导百香果种植技术,深入种植园为技术员培训。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等,切实提高示范区建设科技含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畜禽标准化养殖等配套技术,扎实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工作。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加大对农民、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性、技能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和增收能力,真正把先进实用的现代农业种养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农民。

示范引领 助力脱贫攻坚

“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示范区辐射带动产业年产值超过7500万元,实现示范区种植户增收达1600万元,带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欧洞村120户农户转移就业,为当地提供直接用工达500人,间接带动2000多人增收。”欧洞乡众智百香果产业示范区负责人邓有胜告诉笔者。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集聚了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示范区的打造也带领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增收,助推产业扶贫。

据介绍,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以来,忻城县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如广西蚕宝宝公司、广西禾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清水河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区)、来宾一建等企业,大力推广“企业+示范区+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引导更多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实现示范区产、供、销一体化,以此带动全县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新闻推荐

扛起责任 力拔穷根 ——记安东乡桃源村“第一书记”梁文颖

“为扶贫而来,待脱贫而归”。带着责任和决心,今年3月,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梁文颖到忻城县安东乡桃源村担...

忻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忻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