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协作 情深意长 ——信宜忻城教育结对扶贫协作见闻

来宾日报 2018-09-10 10:02 大字

□本报记者 陈猛火

新学期伊始,广东茂名信宜市第一中学的历史老师蓝迪斯忙着给学生备课、上课。与往年不同的是,如今她是回到家乡、回到母校——忻城县高级中学,给自己的学弟学妹上课。

蓝迪斯是忻城县遂意乡加北村人,2005年大学毕业后就到信宜市工作、定居,今年她响应粤桂扶贫协作的号召,志愿报名加入了信宜市-忻城县教育结对扶贫协作教师队伍,成为一名支教老师。目前,她负责忻城高中高二年级4个班的历史课程。

像蓝迪斯这样从信宜市到忻城县支教的优秀骨干老师共有21人。作为第一批支教队,他们今年3月到忻城县报到后,被分配到县城4所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学科协作工作。

近年来,两地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协作,加强教育部门合作对接、建立普高和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促进两地学校相互学习、提高,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为了参与支教,支教老师有的牺牲了照顾家人的时间,有的放弃了较优越的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或许是不甘平凡吧,不想一辈子待在同一个地方,想趁着年轻多做有意义的事,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支教老师何俊男说。

忻城高中高二(14)班班主任蔡传焕是支教队的队长,当初在报名后才得知妻子怀了二胎,正在读二年级的孩子上下学需要接送,只能让老父母帮忙照顾,尽管生活多有不便,家人仍然理解和支持他的选择,让他能全身心投入到支教工作中。

肖承平是一位从湖南到信宜市工作、安家的老师,已从教二十多年,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来到忻城支教,用带着湖南口音的桂柳话与当地教师交流及开展培训,可谓是“接地气”。

支教队队员渐渐适应了在忻城的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各自有了不少收获。“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慢慢熟悉并热爱,可爱、懂事的学生常常让我感动,也交到了很多新朋友。”黄宝仪说,她还在当地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打气排球。

为加强两地教师的交流与学习,提升忻城县各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忻城县教育局还组织21位支教老师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深入各乡镇中小学校开展送培下乡活动,培训内容包括微课制作、PPT美化及相关软件应用等。

6月11日,支教队派出了韦鹏宇等四位队员到思练镇中学开展送培活动。韦鹏宇先从教学软件的使用进行讲解,然后详细讲解如何制作微课,并采集该校的一些照片素材进行制作。其他队员则来到学员身边“手把手”教学,现场学习气氛热烈,该校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充满了信心。

今年以来,支教队顺利完成了第一轮送培下乡活动,对忻城县20所学校的教师进行了微课应用技术培训,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支教队成了“微课先锋”,活动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记者了解到,目前支教队一年的合约期已经过半,有不少支教老师有了续约的意向。“因为师生之间才相互熟悉,建立了情感,不想匆匆离去。”何俊男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大山里的学生也令支教老师牵挂。近日,当得知有学生因为家庭条件等原因未到学校报到,支教老师开始组织家访劝学,并在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协调下,努力帮助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在支教的过程中,老师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到“扶智”与“扶志”,课本的知识远远不够,孩子们的成长成才需要注入更多的力量。

“当我在参加志愿者活动时,看到一位贫困家庭学生那迷茫的眼神,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总想着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蔡传焕说,“贫困地区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希望通过力所能及的公益行动,让孩子们的未来有更多可能,更加充满希望。”

蔡传焕最近和其他支教老师正在学校里筹备“玉米书屋”,充分利用好公益捐赠的书籍资源,扩大学生阅读量。

目前,信宜支教队第二轮送培下乡活动即将启动,支教老师信心满满,蓄势待发。

记者手记:

在教育扶贫协作的路上,这群来自另一个城市的可爱的人,跨越千山万水,坚定不移地为来宾市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他们乐观、务实,默默无闻,克服种种困难,努力为莘莘学子求知求学铺平道路,为两地交流与协作搭起桥梁,情深意长,大爱无疆,为他们点赞!

新闻推荐

忻城启用公务用车APP

本报忻城讯“我们通过手机客户端,向县公务用车管理平台申请公务用车,APP将车辆信息以及驾驶员电话发到手机上,比以前需要书...

忻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忻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