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扶贫女医生的乡村情

柳州日报 2019-08-18 09:20 大字

驱车近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冒着酷暑,走村串户。阮丽(左二)在大窝塘屯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13日午后,阮丽坐在医务车上吃八宝粥充饥。阮丽(左一)向外水山屯的贫困户讲解就诊方法阮丽帮85岁的贫困户卓秀姬体检后,与她挥手道别。

“你打这个电话,然后找覃医生,你讲之前找他看的病,住院号是这个,要办慢性病门诊治疗卡……”鱼峰区白沙镇水山村位于柳州与来宾市象州县交界的深山里。8月13日,扶贫女医生阮丽冒着酷暑来到水山村外水山屯,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脑梗塞后遗症等疾病的贫困户黄秀梅开展随访检查,并进行糖尿病饮食的宣教,一遍又一遍地给她解释各种医保政策,劝导她及时到医院就医,控制病情。

今年40岁的阮丽是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医生,也是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部护理系的教师,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今年3月11日,她被派往鱼峰区白沙镇卫生院参与健康扶贫工作,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生。近日,眼看半年健康扶贫工作即将到期,阮丽主动提出申请,延长下乡至一年,她的举动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两次申请下乡扶贫未如愿

“我是3月7日接到下乡扶贫的通知,记得那天是周四,要求下周一就要到乡下报到。当时正好是开学季,学校课程刚排好,接到通知后我赶忙找同事商量修改课程表……”阮丽说,当时她的二宝刚1岁3个月,起初她还为如何说服家里人照顾刚断奶的二宝和接送辅导上二年级的大宝为难,没想到,家里人非常支持她下乡扶贫。

“可能是家里人都知道,到基层去历练一番,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帮扶更多偏远的贫困群众,一直是我的心愿。”阮丽说,她曾两次申请下乡扶贫但都未能如愿。此次下乡的通知来得虽然突然,但她早已做好准备,希望能在乡村一展身手。

据了解,白沙镇地处山区,全镇6个村中就有2个自治区级贫困村(2018年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93人,至今仍有430人未脱贫。镇卫生院作为健康扶贫的主角,主要任务就是完成贫困户的健康档案、慢性病的筛查及建档立卡。

“有了高速公路,从市区到白沙镇车程不到1个小时,但乡镇的医疗条件与城市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阮丽说,刚到之初,白沙镇卫生院正式医生只有两名,而白沙地广人稀,往往一座山上的住户仅两三户,一天只能走访几户人家。了解情况后,阮丽主动加入健康扶贫队伍,协助公卫科优化工作流程,为贫困户体检、评判体检结果、筛查门诊慢性病资格,给行动不便的贫困户提供上门服务。

希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8月13日10时50分,柳州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滚滚热浪扑面而来。白沙镇卫生院的医务车沿着弯曲山路行驶,车上后排的空调坏了,坐在车里的阮丽一边扇扇子一边翻阅贫困户的资料。

“我们要去的是水山村大窝塘屯贫困户卓秀姬家,老人已经85岁了,血压一直非常高。按照诊断标准,我们需要分几次进行测量,才能进一步诊治和完善她的健康档案,给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村口时,坐在后排的阮丽已经是汗流浃背。

“阮医生不仅医学技术好,而且工作非常认真,特别是对病人非常有耐心。”随行的白沙镇卫生院院长蔡正花说,阮丽到白沙不到半年,在群众中已经赢得非常好的口碑,不少其他乡镇的群众慕名前来找她看病。白沙镇地形狭长,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薄弱,此前群众看病往临近4个镇分流的现象比较突出。今年3月至7月,到白沙镇卫生院就诊人数明显增多,转院病人同比增长超200%。

“我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很有限的,希望通过传帮带,能为镇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阮丽说,除了协助做好健康扶贫和医联体工作外,她更重要的工作是逐步完善镇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招收医护人员,完善岗位设置,选派医师到市里大医院进修学习,争取把心血管内科打造成为白沙镇卫生院的重点学科,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

本报记者 黎寒池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优质投资环境引客来 雅居乐来宾三江口节能环保生态产业园第一届招商推介会在象州县举行

来宾网-来宾晚刊讯(记者陆娜)7月30日,雅居乐来宾三江口节能环保生态产业园第一届招商推介会在象州县举行,来自广东、玉林等区...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