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纪委”带来“大阳光”
年过50、家住象州县石龙镇石龙社区的居民黄木林近来皮肤又晒黑了很多,这源于他的岗位——石龙社区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自从当上委员后,他隔三差五就要督促工程进度、检查项目质量、了解社区民情、回答群众疑问,跑得勤了,初夏的太阳又辣,皮肤哪能不黑? “我晒黑一点不要紧,换来群众心里的‘阳光\’,值得!”黄木林一边说,一边整理几张账单。这又是一个“规定动作”,他要认真核对账单,之后交给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黄庆瑞再次核对、签字,这样才能“走完程序”,实现对该社区大大小小每一笔钱的监督。 黄木林的办公室,是今年年初刚设立的,除了主任黄庆瑞外,还有3人。他们都是深得石龙社区居民信任,通过投票选举选出的委员,大家还称这里为石龙社区的“小纪委”。 “小纪委”最初是怎么来的?有没有作用?是不是能给基层群众真正带来“大阳光”?要回答这些问题,还要从2014年说起。 先说石龙社区,这里位于来宾市三江口,是红水河、柳江、黔江三河汇集的核心地带,固定人口4000多人,流动人口10000人以上,可谓是人多事杂。 同时,石龙社区是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交通要道,该社区每年靠旧办公楼及其他门面出租,就有近20万的集体收入。 记得那还是在启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时候,该社区为了建设社区的戏台、球场、综合楼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需要50万元资金。社区“两委”决定,到象州县进行招拍挂计划卖掉一个旧猪场,但猪场最终没有卖出去,“两委”就决定向居民融资,每家每户收取100元。 这100元收取后,最终使项目建设得以完成,但这件好事却在部分群众心里留下了疑问。“不是有集体经济收入吗?我们的钱都是怎么花出去了?有没有猫腻?” “群众的疑问声很大,有的群众隔三差五就来询问,这原本是为大家服务的好事情,却搞得我们‘两委\’干部十分尴尬。”石龙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唐志华认识到,监督对于基层工作的重要性。 为做好基层的监督工作,石龙镇纪委把成立石龙社区监督委员会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加大指导和帮助力度。2014年,该社区选出了自己的监督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个个都能做、人人都敢管,敢抓敢管的监委班子与社区“两委”形成稳固性强的“铁三角”。 有了监督委员会,石龙社区果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干群关系更为亲切了、群众对“钱的问题”越来越“不在乎”了。因为居民和委员都是熟人,平日里,居民有想讲的事、想办的事、想问的事,或是在街上见面打招呼时就顺便讲出来,或是邻里间得空串个门聊一聊,而所涉及的事项都形成记录并交由社区“两委”办理,并受到“小纪委”的全程监督。这样不仅省了群众跑腿的麻烦,更使村务全公开、全透明、全监督,社区各项事务得到依法依规高效开展。比如群众前段时间反映的街道进水泡房、排水管整治问题等,现在每天都在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推进解决。同时,因为对“小纪委”的信任,居民对所需的经费收支问题,几乎没有异议,很少直接过问了。 如今,小到购买一把扫帚,大到工程项目建设,社区每一笔收支都有人监管。社区召开的只要是涉及社区项目建设和财务问题的会议,社区监委会都悉数参加。 据统计,2014年以来,石龙社区监督委员会共对该社区80多项重大事项、重大人事安排进行了监督,收集群众意见,还向居委提议投资30多万元对各街道道路进行硬化,切实为居民排忧解难。 当前,随着来宾市三江口港产城新区的规划建设,石龙社区迎来了新的机遇,监委会肩上的责任又重了几分。回望走过的路,石龙镇纪委书记覃大宝说:“这个‘小纪委\’好不好还是群众说了算,从效果来看还是给群众带来了‘大阳光\’,在2017年‘两委\’换届工作中,该社区监督委员会班子大部分成员得到群众信任,连任连干。”□本报记者 刘京平 马婧 新闻推荐 考驾驶证8000元包过?两骗子网上发布不实信息,骗取8人共2.74万元为使骗局逼真,将客房装扮成“办公室” 今报来宾讯(记者黄必成)5月14日,来宾市交警支队对外披露最近破获的一起奇葩案件:两名骗子为了骗取驾考学员的信任,竟然到象州...
象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象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