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嫁、接亲、拦亲、拜堂…… 象州壮族婚礼独具风情
哭嫁 送亲 接亲 拦亲 拜堂
“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12月24日,象州县罗秀镇纳禄村古建筑里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壮族婚礼。满堂亲朋,每个人都是一身壮族服饰。大厅里,在婚礼司仪的主持下,一对新人正在拜堂。
当天,央视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摄制组正在象州拍摄壮乡婚礼风俗特辑,于是便有了这么一场特殊的婚礼。
当天上午,送亲前,参加婚礼的青年男女进行山歌对唱,开心又热闹,加上舞狮,婚礼更喜庆。在梳妆打扮完毕后,新娘先后跪伏在父母面前哭嫁。只听新娘用“壮欢”的形式唱起来,带着哭腔的歌声里包含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亲戚多年来的关照、感谢姐妹多年来的倍伴等,感染了在场围观的群众,引得不少人纷纷抹泪。
“看到这场景,我不禁想起了我当年出嫁的情景,嫁为人妇,告别父母,从今以后无法近身尽孝。”见证这场壮族婚礼的秦学依表示,这种离别让她感同身受。
哭嫁结束后,一名女性长辈背起新娘,伴娘为新娘撑伞,一群人簇拥着新娘出门。
在村口,新娘坐着牛车等着新郎来接亲,被一群男青年拦亲,又是一阵山歌唱起。对唱结束后,新郎将红包塞到新娘手里,然后背新娘回家。跨过火盆,在厅堂上完成庄重的拜堂仪式。在给父母敬茶、宴席开席之后,婚礼正式结束。
在现场,记者通过本报微信公众号“微观来宾”平台,用直播镜头将这极具特色的壮族婚礼分享给广大的网友和观众,让更多人了解壮族风俗婚礼的流程、特色,感受其魅力。
“壮族风俗婚礼有送亲、接亲、拦亲、拜堂、歌手互敬歌这几个环节。”纳禄村村长韦本寿介绍,此次就是呈现了象州壮族风俗婚礼的真实场景和特色。
据了解,象州县是壮族人民聚居大县,壮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0%。因而,壮族中有很多既有民族传统又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民间节日、习俗大都历史悠久,寄托着壮族人民的信念、理想,表达着壮族人民的向往、追求,显示出壮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当地的壮族婚礼就是较为典型的民间习俗。
壮族婚礼程序
新闻加点料:
一、送亲:女方出嫁前,姑、婶、姨娘、姐妹、嫂子等众女性亲戚好友聚集在女方家,为出嫁女作梳妆打扮准备。女方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用“欢”的形式唱起哭唱歌,内容有哭父母的养育之恩,哭亲戚多年来的关照、哭姐妹们多年来的情谊等。
二、接亲:当日上午10时,由两名唢呐手开路,两辆盛装牛车殿后的接亲队伍准时到达女方家。在男方接亲领头人行过礼数后,新娘由长嫂撑伞在众多姐妹的拥簇下,边哭边走向新娘车,嫁妆也随着上嫁装车。10时30分,接亲队伍在一片鞭炮声、哭送声中缓缓离开女方家。
三、拦亲:中午12时,接亲队伍回到男方家,也是一阵鞭炮声过后,男方亲友中的歌手拦下新娘车,与女方的随行歌手唱拦门歌。意在比试双方歌手实力,也是显示双方各自家境实力。唱过拦门歌后,在男方亲戚的陪伴下,新郎从车上抱起新娘,挡伞、换鞋、跨火笼(辟邪、意为过火为净)、过门栏,进入大厅。
四、拜堂:新娘、新郎在厅内由婚礼司仪主持举行拜堂仪式。一拜天地,二拜双方高堂,三是夫妻对拜。而后,新娘、新郎共抬茶具,在唱欢歌手的引领下分别给双方长辈敬茶,以谢养育之恩,长辈则还以祝福。过完礼数后,新郎、新娘由小喜童用大红布引入洞房,此时婚礼进入高潮,整个婚礼过程均有歌手唱欢相伴。
五、歌手互敬歌:婚礼结束后,男方唱欢歌手频频向女方歌手敬酒,十杯米酒十段歌,敬完米酒敬甜茶,十杯茶来十段歌。整个婚庆现场歌声、掌声、欢呼声连成一片,场面颇为壮观,参加婚庆的亲友沉醉于欢乐的海洋。■晚刊记者 陆娜 阮莎莎 文/图
新闻推荐
2015年获评“自治区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全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区计划生育服务药具管理示范站”;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获评为“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被中国计...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