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土地将用于种桑养蚕 七洞将变“桑蚕乡”
“我是良塘乡的,听说今天有专家来讲课,专程来学技术,回去好好养蚕。”昨日,在兴宾区七洞乡社头村,来自邻乡良塘乡大周村的村民黄大伯说。当天,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站长、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高级农艺师罗平和兴宾区农业部门的专家来到这里,给村民传授种桑养蚕知识。由于受场地限制,本来只有100个名额,结果却来了近300人,可见群众对种桑养蚕的热情之高。
据悉,兴宾区已经成为继象州县和忻城县之后,来宾市第三个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区(县),而七洞乡则成为该区最主要的蚕桑生产示范基地。这不但对当地群众增收带来巨大影响,也将对市民的“菜篮子”产生影响。
七洞成兴宾“桑蚕乡”
当天在社头小蚕共育基地培训室,坐了近300人。培训课还未开始,村民就在讨论养蚕的事。“太可惜了,今年我家只有5亩桑,不够喂蚕。”村民莫峦新说道。她家仅种桑养蚕就获得了5万多元的收入,所以一听说有专家来授课,莫峦新就拉着丈夫陆修强一起来听课。“明年我还要多种4亩。”莫峦新满怀信心地说。陆修强本来在外打工,看到妻子和儿子儿媳在家养蚕挣了不少钱,也有点心动了。
社头小蚕共育基地负责人黄宾告诉记者,目前七洞乡共有桑树面积6000余亩,按照1亩桑年产茧400斤,每斤25元计,就是10000元/亩,这个数目可不小。“以前村民都是散养,技术掌握不到家,成功率不是很高。”黄宾说,小蚕共育基地成立后,不仅向村民提供高质量的小蚕,还为养蚕户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养蚕成活率和产量都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明年该乡还将扩大桑树面积2000多亩。
七洞乡党委书记江先敏表示,种桑养蚕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一来七洞乡土地少,土地总面积2.5万亩;二来种桑养蚕技术易学易掌握。如果明年该乡再种2000亩,那么,七洞的桑树面积将超过8000亩。也就是说,七洞三分之一的土地将拿来种桑养蚕,不愧为“桑蚕之乡”。
桑叶将丰富市民“餐桌”
如果按今年蚕茧平均价格25元/斤计算,8000亩桑树,对村民收入将发生巨大改变。然而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些。
罗平告诉记者,目前广西有三个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分别为河池、南宁和来宾综合试验站。而来宾综合试验站下设5个示范县(区),包括象州、忻城、鹿寨、柳城和兴宾,其中兴宾区是蚕桑体系“十三五”新示范区(县)。“下一步我们会引进新的品种、技术和设备,比如既能摘果,又产桑叶的果叶两用品种,按亩产3000斤桑葚、每斤2元计,仅此项就能让村民增收6000元。除此外,桑叶还可以制成桑叶菜、桑叶茶等附属产品,增加村民收入。同时引进蚕桑体系新发明的桑枝剪伐粉碎一体化机械,将桑枝还田沃土。开展蚕沙就地无害化肥料化处理技术试验示范,促进乡村清洁。”
黄宾表示,种桑养蚕只是其中之一,下一步,他们还将发展地方特色绿色产生链,比如养“桑叶鸡”、做成地方美食“蚕蛹”、桑叶菜、桑果酒等,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农家特色游等,建成田园综合体。也就是说,将来我们的餐桌上,将多了一些桑叶菜等绿色生态环保菜肴。
“不过,作为新的蚕区,这里最缺乏的是技术。”罗平说。当天,罗平在授课时,近300名村民认真听讲。村民韦厚勇更是直接拉着罗平到自家田头诊断桑树为何长势不好。“你看,播种的时候你施放了没有经过发酵堆沤的农家肥,桑苗都给沤死了。”罗平说。韦厚勇认真地听,认真地请教。
这里,人们的观念正在悄悄改变。未来,改变的还有我们的“餐桌”。■晚刊记者 莫岑
新闻推荐
2016年,象州县运江、寺村几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抱团,成立广西象州县双穗米业有限公司,结束了种粮卖粮的传统模式,改为按照市场需求,自己种粮、自己卖粮。(11月9日《来宾晚刊》)长期以来,农民大规模种植什么...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