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兴业兴城 武宣县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武宣县大藤峡库区七星河水位调节坝风雨桥配上湖光山色,风景如画。梁以松/摄
新征程新作为
本报记者卢彬彬通讯员罗吉春
向海,向东,全力东融是自治区的战略,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武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作为来宾全力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广西内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高地的重要一极,武宣县不仅蕴藏着丰饶的矿产、木材、旅游、文化资源,也蕴藏着向海图强的梦想。
武宣县认真贯彻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抓住自治区全力东融的战略和来宾市打造三江口新区的机遇,不断推进港口、交通、新城建设,优化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增强城市软实力,统筹整合所有资源要素,坚持整体推进,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亮点。
A做好“山”“水”文章推动产业升级
去年12月25日,对于武宣党员干部群众来说是一个值得欢庆的日子,该县荣获“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称号——这标志着自治区对武宣发展方向和成绩的肯定,也标志着该县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开门红”。2021年武宣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1%,为近四年以来最好成绩。
“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县依托资源、港口等优势,聚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动项目落地。”该县县长陈前平说,去年武宣全面启动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工业经济逆势上扬,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5.1%,工业投资增长27.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1%。
据了解,去年武宣木材加工业爆发式增长152.2%,产值达22亿元,三江口木材加工产业园被命名为广西轻工业园(木材深加工);绿色碳酸钙产业提档升级,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新能源项目加快推进,合群风电一期项目并网发电,平鼓山风电项目第一批风机试机,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推进,成为来宾市唯一一个列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锚定方向,精准发力,依托自治区东融战略和来宾市新产业布局,武宣县盘活了矿山、林山等优势资源,把“山”文章做足做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位于柳江、红水河、黔江交汇处的三江口新区,是来宾市东融战略的桥头堡和试验田。新武宣港就坐落于该区,农历新年刚过,倒春寒并没有影响该港口加速建设的火热氛围。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将新建6个2000吨级泊位,总投资约6.3亿元,建成后成为吞吐量名列广西前茅的内河港。武宣将依托这一项目,发展现代物流和临港工业,打造“矿石经济”,推进碳酸钙产业融入大湾区,搭乘东融发展快车。
B提升软实力加强精准招商
“青山渡飞鸟,碧波映晚霞,人在画中游,以为到桂林”,站在武宣境内黔江畔新建的引水入城的拦河坝首,眼前宽阔的江面和身后碧蓝的内湖形成了“江、山、湖、城”交相辉映的生态景观。七星湖文旅项目是武宣依托大藤峡工程蓄水、优化人居环境的重大项目。大藤峡二期蓄水后,武宣将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处处风景、遍地公园”的“灵动水城”。
除了提升人居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武宣推进软实力建设的又一抓手。通过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服务,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跨省办”1507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764家,增长24.5%。
栽好梧桐引凤栖。去年该县签约项目2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403亿元,到位资金80.72亿元,今年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C扩大开放产业兴旺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要精准选择产业发展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不断做强产业实力,做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实力武宣’。”该县常务副县长杨光介绍,围绕打造西江黄金水道重要节点城市建设,积极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武宣县提出了加快建设东融先导县的口号,一方面大力推动工业振兴及产业园区发展,另一方面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及特色旅游业发展。
该县通过推动糖业“二次创业”,打造制糖及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园;通过加快推进现代绿色家居产业园,全县木材加工业产值突破30亿元;通过规划碳酸钙产业发展集群,推动绿色碳酸钙集约化发展。在做大新兴产业方面,该县重点培育“无中生有”产业,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制氢项目受到青睐。
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后方康养基地和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两大定位,去年起武宣实施文旅产业提升工程,“山水画意·古韵武宣”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稳步推进。
新闻推荐
武宣润牧源畜牧有限公司养殖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告根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
武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