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藏美景 □陈冬梅 文/图
沿江修建的红石路在山间蜿蜒曲折。夕阳映照下,山中的村庄显得静谧而柔美。纤夫撑镐拉船留下的纤夫石。自驾游山玩水的游客在红石村老房子前观光。“马射尿”瀑布宛如人间仙境。
大河,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更造就了一处处奇特无比的绝世美景。黔江河是武宣的母亲河,由红水河、柳江水在金鸡乡鱼步村汇合而成,自县境西北向东南,流经金鸡、黄茆、二塘、武宣、三里、桐岭6个乡镇,河至桂平市郁江河口结束,上游为红水河段,下游为浔江段,长122公里。
上江村和下江村位于武宣县三里镇南面,与桂平交界,背靠大瑶山余脉,三面环山,面向黔江河,自上而下分布在黔江河边,村后群山连绵,秀岭重叠,是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沿库区,几十个自然村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播撒点缀黔江河岸边青山绿水间。
上江、下江村:坐拥“金山银山”
秋日蓝天白云,艳阳高照。笔者驱车经三里镇五福村,驶上新修建尚未正式通车的红石路,前往上、下江村。还未走出锁头岭的秀美,就已感受到山岭大河的狂野之美。
“大神滩边有白沙,珠马利乐载三花;平阳草绿古红地,山清水秀百三家。”上江村党支部书记徐兆勇用一句诗赋向笔者概括上江村所辖的自然村。上江村目前有827户,水田850亩,旱地920亩,林地面积19800亩,3241名村民分布在白沙、百家、那马、古楼等15个自然村。“最大的自然村古楼目前有458人。”徐兆勇介绍,上江村有那马、三家、红发和古楼四大村庄,最小的自然村是高阳,仅有27户。
寂静的山林中,片片村庄散落在群山环抱之中,这是美丽的下江村。下江村有22个自然村,1005户3411人,山林面积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由于人多地少,交通不便,没有出入村庄的公路,近年来,上、下江村村民陆续外迁。“目前整个上江村民委只有30多个老人在村里居住,花洲、古楼等村只有一两个老人在住。”徐兆勇说。
73岁的钟保富是古楼村留下来守村的老人。钟大爷告诉笔者,10月21日大藤峡封航前,每天临近中午,他都要站在村前大树下,眺望村前河道里百余艘排队往上行驶的大货船。同行的向导、下江村委里村村民阿信说,这种情况在枯水期很常见,由于大藤峡红石滩一带河道曲折,江流湍急,危岩奇突,滩险密布是水上交通事故多发的航段,历史上称为“魔鬼航道”。为保证航道安全,桂平航道段枯水期天黑后都禁航,往武宣拉货的船舶到桂平后都要停泊过夜,天亮通航后,船舶抢时间往上航行,枯水期航道变得更加狭窄,船舶只能排队往上航行,加上封航前货运企业抢运船舶增多,于是便有那一道百舸争流的靓丽风景线。
圩渡旧码头:最难忘怀的乡愁
在上、下江村群众心中,最难忘怀的乡愁是圩渡码头。“红石路修建之前,下江村委里村、石额、禄那等村与外界连通,主要是坐船走水路。”回想起以往到镇里开会、办事的经历,家住里村的下江村党支部书记陈藤山感慨万千。陈藤山说,从红石码头坐船走水路到武宣要4个多小时,每到武宣圩日,圩渡船凌晨5时30分从下江村红石码头开船,村民从里村走到渡口要1小时20分左右,从较远的石额村要1小时30分,赶圩的群众凌晨4时就要出门赶往河边坐船。
在很久以前,有些农户家里没有手电筒,只能点火把照明前去赶船。船从红石码头沿河往上,经大片塘、马灵、花洲、古楼十几个码头,一路靠岸上客,上午到达武宣镇陈家岭码头。船一靠岸,赶圩的群众便迫不及待上岸,赶往东门塘采购农资和日常用品。中午1时,船从武宣返回,沿江码头一路卸客,下午5时30分至6时到达红石码头。冬季天黑得早,石额、里村的村民搬东西上岸后,打着手电筒或点火把赶路回家。
在渡口开了20余年圩渡船的廖权山告诉笔者,改革开放后,群众对物资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武宣、三里和河对面的那圩三天轮流圩日,特别是临近春节和清明节期间,码头渡口繁忙,渡船从早渡到晚,承载忙碌的群众,摆渡对生活孜孜追求的人们。渡船往三里、武宣时,村民若早上睡过头,醒来则急忙赶到河堤上,摘下草帽摇着喊着要上船,这时船也会耐心等待,因为有些村民要到武宣办事,误了船就只能等下一个圩日。若遇到河水暴涨,船则不敢摆渡,村民只能待在家里望河兴叹。
笔者从武宣县大藤峡指挥部了解到,红石路于2017年11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属于大藤峡库区道路工程项目,起点位于三里镇下莲塘村,途经上江、下江两个村委,终点位于下江红石村,全长24.583公里,预计总投资1.27亿元。2018年12月通车后,红石路成了深入大山连接外界的大动脉,如今人们不再靠渡船过河,行船千百年的老渡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了历史记忆。
正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在红石滩的礁石上,远处河面上几只小鸟盘旋飞翔,湍流的河水,无声地向东流去,默默诉说着昔日过往。在红石码头底下,一艘破烂的木船被丢弃在河岸边的沙滩上。拾级而上,渡口码头很简陋,没有印象中的码头和石头垒成的台阶,只有一条被过河人踩踏出的毛路,一头连着乡亲们匆忙的脚步,一头连着那条吱吱呀呀的木船。
神奇红石滩:历经侵蚀红色依旧
红石村是三里镇下江村的一个自然村,因黔江河岸是粉红色岩石而得名“红石村”。村前的黔江有一段河床名红石滩。到了这段河道,水势平缓而宽阔的江面突然变得狭窄急流。山势险要,绛红色大小不一的石头自江南岸山麓横突伸向江心,故名横石矶,又名红石滩。
民间传说,红石的形成与悲壮的历史有关。那是遥远的明朝,相继有罗渌、浔、桂、柳三府、蓝受贰、侯大苟等瑶民在大藤峡一带劫富济贫。成化元年,明宪宗派韩雍、赵辅等统兵16万前来武力镇压,以心狠手辣著称的韩雍军队驻扎在大藤峡,利用狭窄湍急的红石滩地形设卡控制义军上下,连续几个月在岸边堆满柴草,夜晚点火布防,风助火势,沿江一带亮如白昼。日积月累,巨石被柴火烧得通红,侯大苟1万多名义军被截杀。如今几百年过去了,红石的成因依然说不清,历经风雨江流侵蚀和冲刷的红色依旧。
据武宣县志记载,1945年1月22日,中共东乡支部获悉日本侵略军300余人乘船从武宣县城沿黔江开往桂平县城,当即召集武装群众70余人,组成东乡抗日义勇队,开往三里镇下峡江红石滩埋伏,同在滩南岸的桂平武装群众配合,准备袭击敌船。1月25日早晨,日军乘5艘大驳船,由12只橡皮艇护航,驶近红石滩,一路用机枪、小钢炮向两岸进行火力搜索。义勇队待敌船全部驶入埋伏圈,在南北两岸的武装群众一齐开火,自发前来助战的群众越来越多,枪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日军被打得进退两难,只好退到南岸一个射击不到的水边岩洞躲藏,次日凌晨1时钻进船舱逃走。
“这些石洞是以前纤夫撑镐拉船留下的。”在红石路尾,热情好客的红石村村民张崇斌把笔者一行带到河边红石滩。张崇斌年轻时离开家乡,外出读书、打工、做生意,2007年上船工作,2014年回到村里发展产业。“1975年还见过两次纤夫船,那时船只以风帆或人为动力,船从下游沿江而上,过滩时水流湍急,为了不让船往岸边弯道停靠,纤夫只能用竹竿撑到石头上,日积月累便插出一个个石洞。”张崇斌认为,一年之中,一艘船往上游需撑竿拉船也就两三次,这些洞的深度,没有几百年的积累是击不穿的,这也是武宣航运变迁的有力见证。
大藤、甘王庙:一进一出传说离奇
在武宣县三里镇勒马、白沙和桐岭镇湾龙三个村之间,黔江转个弯直奔珠江流域,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大藤峡入口处。在入口处,大藤庙与桂平的甘王庙一进一出,其中有一段充满各种神秘传说的离奇史实。
民间传说,大神滩两岸悬崖峭壁,传说有一根如水桶粗的巨藤横跨南北江岸,过往行船经常遭遇大藤拦截,而两岸瑶民借助大藤在两岸悬崖峭壁来往自如——“大藤峡”的名称由此而来。因此,旧时大货船沿江而下行至勒马古渡口,船老大都要上岸焚香烧纸拜庙,祈求大藤放行,一路平安。也有说大藤后来被明军砍断,大藤庙是明朝时瑶民起义军被屠杀的地方,建庙是为了镇邪气,大藤峡一段时间被改称断藤峡。又传说大藤峡的大藤被官兵锯断后,断口处流了很多血。红石滩有个大湾,血水反复回旋流不出去,周围的滩和石头都被血水染红,便成了红石滩。
深山藏美景:物宝天华等待开发
一条幽邃的小路通向大山深处,独特的地形地貌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饶的风土人情,山水灵气氤氲升腾在一个个美丽乡村。“半天时间至少来了五六帮旅客,都是自驾来游山玩水的。”张崇斌介绍,按户口簿算,红石村有25户100多人,目前他是唯一守在村里的人。“虽远离闹市,但风景优美,村里的空气十分清新,特别是炎热的夏季,山里清凉,适合居住和养生。”张崇斌告诉笔者,大藤峡蓄水后,村里的房子都会受影响,大部分村民选择外迁安置,他选择后靠重建,他的愿望是以后为更多走进大山的游客提供便利服务。
下江村有句俗语:“到下江不去看‘马射尿’,没算到过下江。”笔者一路跋涉,到达深山中“马射尿”瀑布时,已是下午,夕阳偏西,秋日金色的阳光投射到郁郁葱葱的竹林间,云雾弥漫,宛如人间仙境。陈腾山说,大藤峡蓄水后,红石滩等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都将沉入水底,但在下江村凹槽处,也将形成3000多亩的内湖,到那时,游客不但可以沿江欣赏大藤峡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色,还可以到山间湖边垂钓,或去看看“马射尿”瀑布,领略深山中的竹林叠翠、飞瀑如丝。
倾尽滔滔黔江水,书不尽山水画卷,写不完黔江美景。上、下江村,给远来的你,一份意外的惊喜;给远去的你,一份美好的回味。
新闻推荐
11月16-17日,县委书记高贤斌到多个乡镇开展蹲点调研,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现场办公化解存在问题,督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
武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