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地球上伤疤”的四重境界

广西日报 2019-10-23 07:08 大字

微言有道

管弦士

据《南国今报》报道,武宣境内矿山多,因多年开采,不少矿山及周边环境变得满目疮痍。近日,武宣县自然资源局发出公告,要求10家采矿许可证已过期且已停产的矿山恢复地质环境。

未进行环境治理、修复的废弃矿山,在全世界广泛存在。一些废弃矿山导致周边大片区域寸草不生、水土流失,制造了很多“地球上的伤疤”。

在保护环境方面,我国近些年来进步很大,既积极治理“旧伤疤”,又力求不增“新伤疤”。例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明确要求,“矿山关闭前,采矿权人应当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

以此审视发生在武宣的这则新闻,对当地职能部门来说,这是正当的履职之举;而对于10家采矿企业而言,连履行法定义务都要靠公告来催促,显然还处于修复“地球上的伤疤”的较浅层次境界。

何为较浅层次境界?综观矿山恢复地质环境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四重境界。

其一,前人随意开采,后人费劲治理。这属于最低层次境界,现已为许多国家的法律所禁止。其二,目的在于开采,事后自行治理。这种情况多是矿企为了满足法律法规要求而被动采取相应措施,属于较浅层次境界。其三,开采治理并重,两者同时进行。“边开采、边治理”渐渐成了采矿企业打造绿色矿山的行为方式,属于较高层次境界。其四,矿山完工之日,景区建成之时。当下已有一些企业制定了高标准规划,将矿山开采和景区建设同步进行,这属于在目前情况下的上佳境界。

那么,现实中,为何不少企业“排斥”上佳境界呢?

事实上,“矿山完工,景区建成”,需要跨越很多的难关。比如设计能力,一个小型采矿企业,有能力设计出1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后矿井关闭时一个受欢迎、有特色、能盈利的景区吗?设计中的景区会适应当地的规划建设变化吗?再比如操作实力,以我国首个国家地质公园湖北黄石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这个孙权于此造兵器、杨广于此铸钱币、张之洞于此办矿场的地方,矿企和相关科研院所用了许多年,才找出适合在当地露天采矿废弃岩石堆上种植的刺槐,然后又经过10多年的努力,这里才种出了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试问,有几个私人矿老板能独自推进这个工程?更别说,有些“矿山变景区”的梦想,还将面临土壤污染防治等技术难题。

换言之,修复“地球上的伤疤”从较低层级境界向更高层级境界迈进,单靠矿企本身是不太现实的,还需要地方政府动脑筋、用力气、下本钱,帮矿企完善矿山恢复地质环境的规划设计,替矿企攻克操作中的种种技术难关,等等。

在广西,有两个响当当的国家矿山公园,一个是全州雷公岭国家矿山公园,另一个是合山国家矿山公园。这两个老矿由盛而衰,从兴到废,再于近年成功向景区蝶变,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巨大努力。对老矿尚能如此用心尽力,新矿“一张白纸好画图”,帮助它们“矿山变景区”,不是相对容易些、也更值得去做的事情吗?

新闻推荐

来宾市总吹响全面服务“东融”号角 从维权服务、劳务输出、技能培训、消费扶贫等方面着手

本报讯(记者庞慧敏通讯员覃汉恩)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工会服务“东融”工作会议在武宣县召开,来宾市总工会动员全市职工...

武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