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哥的扶贫经历

柳州晚报 2019-09-01 10:10 大字

“小宝马”驮着炳哥和他的“家”在扶贫路上。

话说2008年,炳哥还是一家国有企业的车间主任,下班回到家天天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一天,领导找他谈话,问他是否愿意到农村去锻炼锻炼?炳哥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待在城市里,对农村没什么概念,也不知如何跟农民打交道,再说要去的地方又是偏远山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心里不免有几分忐忑。但当他得知此事之前曾物色过几个人,都因种种原因没能成行时,喜欢尝试新事物的他就决意接受这个挑战。

驻村的目的领导也跟他交过心:贫困村大都远离城市,城市里集合的资源,如财富、知识、人才、技术、经济和现代文明等,都难以辐射覆盖,即使有些辐射得到,其“光源”也极其有限;再有就是贫困村的自我发展和主体意识还不够强,需要借助外部资源来加以引导和培养,以便群策群力,帮助村民早日摘下贫困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临行前,领导对他提出要求,希望他扛着红旗去扛着红旗回,不打退堂鼓,有什么需要,单位一定会大力支持。当时说好是去一年,但他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好多年,而在这些年中,他也从最初的扶贫指导员,走马上任当起了村书记。

炳哥的第一站,是被委派到广西武宣县三里镇三江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兼扶贫队员。

三江村是壮族村,村子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因为没有道路,村民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村民住的是泥土夯成的屋子,房顶以茅当瓦,冬天冷风飕飕,雨天漏水涟涟。全村不通电,也无自来水。到了晚上,到处黑咕隆咚,伸手不见五指,更谈不上看电视和有什么别的文化生活了。想想在城市,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万家灯火,一片通明,马路上的灯会一直照到天亮……极大的反差,鲜明的对比,让炳哥心情复杂,矛盾不安,同时也深深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与责任。

为了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炳哥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并与村干部们齐心协力,积极开展民心工程,大办惠民实事,将争取到的扶贫资金用于疏通水渠,修建通往外界的环村路,为100多户村民修建沼气池,建立起了村级卫生救助站,大力推动洁净乡村活动等,使过去脏乱差的环境变得整洁干净,也使三江村的精气神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一年,三江村的扶贫项目通过了自治区的验收,炳哥成为定点扶贫的先进个人。

2012年,根据上级精神和部署,炳哥来到距柳州230公里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美俗村,任第一书记。

美俗村地处广西最北面。村里有384户共1600人,均为侗族。这里全村人均水田不足半亩,人多地少,加之基础设施落后,8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村集体里没有一文半文的原始积累。

但这儿也不是完全没有发展优势,杉木、松树、毛竹、茶叶随处可见,只是分布零星,还没有形成大的规模和产业。相比之下,杉木和毛竹的生长周期要长一些,而茶叶,是每年都可以采收的,尤其是这里的环境气候,对茶叶的种植有着绝对优越的天时地利,只要动员群众多种植茶叶,形成规模和产业,就会多有一条致富路。

炳哥走马上任来到美俗村时,他所在的企业在美俗村投入50万元作为群众增收主要项目的一个茶叶加工厂已经开始运行。因为有了这个实体,带动了当地及周边群众种植茶叶的热情和信心,也使炳哥在美俗村开展工作更有底气。从茶叶的种植管理,到茶叶的加工流程,以及如何使农民在这个行业上获得稳定和长期收益的发展远景等等,都被他提到了重要日程。

经过两年的努力,美俗村茶园已初具规模,成为一个“有点实力的村庄”了,仅茶叶单项收入就高达589万元,人均增收1900元,惠及美俗村及周边区域群众3100人。同时茶叶厂还招收村民进厂当工人,为村民解决就业问题。看到这样的发展势头,炳哥由衷地为村民高兴。

一年之后,三江村的帮扶工作结束。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炳哥又转战到了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门头村,担任了两年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兼扶贫队员,帮扶对象是瑶族同胞。

贫困乡村交通不便,一辆摩托车伴随着炳哥风里来雨里去,往返于驻点村和穿插兼顾帮扶的村庄之间,穿行在田垄小道和崇山峻岭之中。由于路况崎岖难行,好几次遭遇了险情,有一次还差点掉下山沟,幸好被一排树挡住。但没办法,村民们东山头一屋、西山脚一户,住得都很分散,要去走村串户开展工作,就得靠这辆心爱的“小宝马”带着他满山遍野地跑,在山村里办事,摩托车就是效率。

当然,这辆摩托车还有另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功能,就是它的后架能驮得起他的“一间房子”。贫困村没有旅社,也没有宾馆饭店,而炳哥的摩托车后架上,就是他的旅社宾馆和饭店,那里捆绑着他的全部家当:帐篷、被褥、衣物,乃至口盅、毛巾、牙刷等,全是生活必需品。由于还兼顾着其他乡镇的穿插性扶贫工作,炳哥经常需要四处转战,更换驻点,因此走到哪里,他就把自己的这个“家”驮到哪里。无所谓辛苦,只要不给当地干部群众添麻烦,干什么他都愿意。

奔波,是自然的。那时209国道正在修路,满天满地都是粉尘,跑一趟全身都变了颜色,连胡子、眉毛都是灰土,戴着口罩也没用,鼻子里还是灰。吃的方便面也是东一餐西一餐,有时候没法注意卫生,就会常闹肚子、胀气,肠胃功能有些失调。好在心中有一股气,挺着去面对。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炳哥在扶贫路上就走过了七八个年头了。

这些年来,炳哥在桂中大地上从南到北先后到过4个县,蹲点过4个村,服务对象全是少数民族。每到一处,他都能跟当地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真抓实干,把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这一路的风雨兼程中,扎实勤恳、任劳任怨,用一种永不消退的激情和干劲去面对工作和生活,成了他的人生写照。他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扶贫队员。

谈起对于农村的总体印象,炳哥认为贫困农村的总体情况其实都差不多,基本都是处于“老少边山”的偏远地区,环境恶劣,资源稀少,或者缺水少医,或者交通闭塞。有人曾形象地比喻: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事实上这样的比喻并非夸张。

经过多年的农村历练,炳哥的人生体验和思想见识自然比当初在车间主任岗位上要精彩和深刻得多。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他经受的锻炼和得到的收获是多方面的。身处复杂和未知的环境,他不仅克服了各民族之间的语言沟通障碍问题、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的差异问题、交通及人身安全方面的问题等,也形成了他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担当的鲜明个性。他把这份人生的意外馈赠,看成是“送人玫瑰”之后的“手留余香”。

回望自己所走过的扶贫路,炳哥感慨万千。他说当初自己是带着满腔热情来到农村的,能够投身扶贫工作,服务农民,他感到非常荣幸,也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无论他身在何处,只要能让贫困村村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新闻推荐

来宾市举办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演讲比赛 履行宣传职责 讲好来宾故事

(记者陈猛火文/图)8月23日,来宾市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演讲比赛在来宾供电局举办,来自全市新闻...

武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宣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