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夫 补齐脱贫短板

来宾日报 2018-07-23 11:37 大字

(上接第一版)

“我家今年种有8亩‘双高\’甘蔗,年底进厂原料蔗应该可以达到48吨左右,到时肯定可以脱贫了。”正在地里劳作的贫困户韦庆妹对今年脱贫充满信心。

推进整县脱贫摘帽,必须要有增收产业。武宣县在确定扶贫产业时,围绕“稳粮、保蔗、优果、增菌、扩茶、提畜牧、抓特色”的思路,选定优质稻、糖料蔗、柑橘、猪、鸡及桉树、花生、大豆为县级“5+2”主导产业,再由各村选定“3+1”主导产业,实施果蔬、甘蔗、畜牧、林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商等9大产业扶贫工程,构建起“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扶贫集群。与此同时,该县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元化生产模式,培育发展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促进产业化经营与扶贫开发有效对接。

7月12日,在东乡镇华乐村蔬菜种植合作社,村民在忙着把刚摘收的青豆卸车、过磅、销售。“合作社和我们都签订有订单种植协议,从栽苗、日常管理指导到销售都是‘一条龙\’服务,而且入股的贫困户发展种植,种子、肥料、竹篱等都可先在合作社‘赊账\’,待收购时再还款。”贫困户陈才检说。今年年初,华乐村以“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期货”运行合作模式,试点发展订单青豆130亩,吸纳贫困户入股经营,目前已辐射带动30户农户种植。

盘活资源“家底”厚起来

“保守估计,今年年底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应该可以达20万元以上。”站在桐岭镇和律村兴农哈密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前,看着大家把一筐筐金灿灿的哈密瓜抬上车外销,村党总支部书记何开榜很是感叹,“2016年前,和律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还是零。”

何开榜接着向笔者介绍,和律村是“十三五”区级贫困村,全村1721户6124人,贫困户309户1137人,贫困发生率18.6%。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村党支部创新实施“合作社+村集体+党员+贫困户”的股份制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发动党员和贫困户入股注册兴农哈密瓜合作社发展哈密瓜种植,今年合作社的哈密瓜种植基地已由2016年的20亩发展到如今的260亩,另外还新成立了金兴生猪养殖合作社和三华李种植合作社,共吸引了190多户贫困户参与合作经营,实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增收脱贫双赢效果。

据悉,武宣县45个贫困村有41个村有村集体经济收入,但年收入低于2万元的薄弱村达15个,有4个是“空壳村”。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该县因村定计施策,通过流转土地、整合村级集体所有的园、林、地、水、滩等资源,完善产权有偿使用制度,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变存量为增量,实现村级集体可持续增收。另外,该县还落实项目资金3350万元,建设55个光伏电站,通过国家补贴和售电补贴,增加45个贫困村和10个薄弱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除此之外,该县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宣传硬仗,全力抓好村路、危房、人饮、村卫生室、电网升级改造、教育基础设施等建设,全县142个行政村,有141个村路通村屯已达标,未达标的三里镇上江村道路预计10月底通车。大力开展扶贫、扶志和扶智的宣传,创新启动开展了“五星励志促脱贫勤劳致富奔小康”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斗志和信息,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新闻推荐

培训就业一条龙 群众脱贫不用愁

学员到南宁参观安馨无忧月子中心。晚刊武宣讯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育婴师是目前市场紧缺的工种之一,不仅职业高尚,待...

武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