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爱 畅行无碍 来宾市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扫描 □本报记者 莫岑

来宾日报 2020-09-27 07:16 大字

“滴滴滴……现在是红灯,禁止通行。”在市城区主干道路口,这样的语音提示和铃声让人感到特别温馨。这不仅方便了视力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安全通过马路,更体现了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关怀。

为方便残障人士、老年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来宾市于2016年7月出台《来宾市创建全国“十三五”无障碍环境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经过4年的努力,来宾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呈现出城市道路设施覆盖率高、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功能日渐完善、公共交通方便快捷、福利及特殊设施不断满足需求的良好局面,让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高

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日趋完善

9月22日,记者从住建部门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来宾市城区管养的192条道路人行道已设置较为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其中,新建、扩建和改建43条道路;在各个路口、出入口及人行横道设置缘石坡道885处,设置率100%;人行道及人行横道各个路口坡化232处,改造率87.2%;设置行进盲道共83690米,道路周边场所、建筑等出入口设置提示盲道322处,使车道与人行道盲道全部衔接。

除城市道路设施覆盖率高,公共建筑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成效也十分显著。

据市住建局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来宾市新建、改建的无障碍建设项目包括政府、司法办公建筑6处(包含政府对外服务窗口2处);教育建筑19处;综合(专科)医院4处;体育建筑1处;文化建筑3处;商业服务建筑6处;电信、银行网点15处;酒店、宾馆4处;汽车加油加气高速公路服务区4处;影剧院1处;城市广场3处;城市绿地3处;室外公共厕所26处,且以上项目设置无障碍设施所占比例均为100%。

此外,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据了解,在创建全国“十三五”无障碍环境示范城市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积极为残障人士改善出行条件,如公交车上设置语音报站系统、电子显示屏、专属轮椅席位以及乘客出入口无障碍通道,并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乘车服务;改造公交车站台等候区24处,设置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大型场所设置无障碍行进路线图、无障碍标识等。

注重福利和特殊需要

在推进创建过程中,来宾市注重福利和特殊需要,建设来宾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来宾市社会福利院、兴宾区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等服务场所,并全部设置无障碍设施,充分满足残障人士的使用要求。

来宾市特教学校是来宾市最大的特殊服务建筑,人性化地设置了多功能校园广播系统、防撞条、无障碍厕所等合理规范的无障碍设施,成为来宾市推进无障碍建设的一大亮点。

在滨江园小区人行道上,可清楚地看到盲道、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据统计,来宾市仅对该小区人行道维修改造,新铺盲道就达1052米,增加缘石坡道62处。另外,在西山小区改造无障碍坡道8处、无障碍电梯8台、停车位8个。而类似这样的高层居住区改造数量,来宾市就达到27个,超过创建无障碍环境工作标准要求;新建居住区23个,设置无障碍设施比例100%。

同时,来宾市把残障人士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2016年以来,全市共完成残障人士家庭无障碍改造1720户,投入改造资金688万元。通过无障碍家庭改造工作的开展,帮助残障人士改善生活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残障人士家庭配套设施建设,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新闻推荐

裕达·天悦城 之最美来宾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同心圆》邓旭伦摄《天悦城》梁耀升摄《裕达天悦》韦士英摄《金座银邸》覃健摄《城南广场》韦士英摄《鸿鶱凤立》刘诚摄...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