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文明办发布“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十行动倡议书 让公筷公勺成为餐桌标配

来宾日报 2020-04-01 17:10 大字

饭馆餐桌上备有公筷公勺。

餐桌举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围桌共食是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但在你来我往互相夹菜间,也给了各种细菌、病毒传播的机会。3月18日,为推动就餐移风易俗,以“小餐桌”带动“大文明”,切断食源性疾病传播途径,来宾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向市民倡议,践行“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十行动。

餐饮新风尚

守卫舌尖上的健康

“店里食物一如既往的美味,但餐桌上有了新变化。”3月27日,在大洋购物广场4楼的一家餐饮店,一名顾客惊喜地发现,包厢和大堂的餐桌上额外配备了公筷和公勺。

店长林女士说,该店从3月21日开始营业,特殊时期,卫生和安全是第一位。“平时包厢以商务聚会为主,所以一直配有公筷公勺。疫情期间,我们也为大堂的用餐客户配备了公筷公勺。”

随后,记者走访附近的10家店铺,发现越来越多的餐饮店开始配备公筷公勺,市民也逐渐意识到餐桌卫生的重要性。

当天下午5时,记者在位于桂中大道的一家饭馆看到,每张餐桌都备有公筷公勺,前来就餐的顾客也会主动使用公共餐具。

饭馆老板罗先生告诉记者,该店不仅备有公筷公勺,还有专门夹生食的筷子。“对顾客来说,使用公筷更卫生;对我们而言,只是需要多洗几双筷子、几个勺子。我们店里还设有高温消毒柜,每天晚上按时消毒餐具。”

餐饮店提供公筷公勺的行为获得大多数顾客的认可。“平时在外面吃饭,如果店里没有备公筷公勺,我也会主动要求。”正在店内就餐的谢先生说,无论是否在疫情期间,大家都要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家庭新习惯

“小餐桌”带动“大文明”

记者在街上随机走访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家庭响应文明用餐倡议,在家中使用公筷公勺。

采访中,市民韦先生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自家的餐桌:菜品两荤两素,中间还摆了一双干净的公筷。“我们家从几年前开始使用公筷,这样比较干净卫生。”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是苦过来的,小时候吃饭都要和兄弟姐妹抢着吃,夹慢一点菜就没了,顾不上那么多。”市民刘奶奶今年60多岁,她说,自己平时吃饭不太讲究,儿子和儿媳吃饭时会使用公筷,也劝她一起用公筷。“现在国家和政府都倡导文明用餐,我也要积极响应才行。”

市民覃先生说,以前家庭吃饭从来不用公筷公勺,因为疫情,家人开始重视用餐卫生和安全,主动在家里推行公筷公勺,“现在已经习惯了,哪怕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吃饭也要用公筷。”

“唾液是病毒、细菌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吃饭使用公筷公勺非常有必要。”在超市里,记者遇到正在买新筷子、新勺子的学生小梁。小梁说,他从小就在家里用公筷,刚开始爸妈不认同他的做法,觉得多洗两副餐具很麻烦。“后来我向他们科普了健康文明用餐的相关知识,他们逐渐认同我的做法,也开始使用公筷公勺。”

民以食为天,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来宾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刘振乾说,在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关键时期,市民要一同携手,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争做“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的践行者、示范者、推动者,展示文明来宾的良好形象。■晚刊记者 曹汐 实习生 谢仁凤 文/图

新闻推荐

寺山镇排村村民陆建存:发展生态养殖 引领脱贫致富 □兰婷婷 覃丽献

“如果没有疫情,春节期间应该会有蛮多人过来垂钓。”3月26日,兴宾区寺山镇排村村民陆建存划着竹筏,在生态养殖基地水塘中撒...

来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