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关键要打通“最后一米”

来宾日报 2018-06-07 10:09 大字

入夏以来,气温升高,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来宾市部分地区相继发生学生溺水、学校食品卫生等安全事故,身边的惨痛教训敲响了安全警钟。对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分别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通力协作配合,采取多种措施,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特别是中考、高考和暑假期间学校安全工作,全力防止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生。(6月4日《来宾晚刊》)

每年夏季,儿童溺亡悲剧便不时上演,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近几年,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上,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职责不断强化,开展的活动和形式也逐年更新,效果却不明显。笔者认为,想要打通生命安全教育的“最后一米”,既要将僵化的说教转换成“润物无声”的贴心交流,还可通过应急演练或模拟情节预演,直观地告诉孩子“危险地带”在哪里、“野泳风险”有哪些,让他们对玩水保持一份敬畏感,始终做到警钟长鸣。

除此之外,溺亡悲剧之所以频频上演,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孩子不会游泳,一旦不慎落水,非但不能自救,反而还会给施救者带来一定威胁。笔者认为,防溺水不仅要让孩子具备最起码的生存技能,还应创造一个舒心的游泳环境,切实打通“最后一米”的障碍。一方面,游泳技能培训在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不该缺位,要积极创设条件,在教会学生游泳和如何正确施救上狠下功夫,让他们可以从容应对复杂风险;另一方面,要完善游泳平台建设,通过财政补贴、资金补助等方式,从小区游泳池、城市游泳馆、学校游泳池进行挖潜,让孩子在正规、安全的泳池中尽兴畅游。

防溺水是一个长线链条,无论是竖立警示牌,还是加大池塘、沟渠等危险水域的巡查监管力度,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需补齐短板,严防死守,多方发力、多管齐下编织好安全网,让孩子的安全有一个坚强持久的支撑。□徐剑锋

新闻推荐

充分尊重民意 力求达到“双赢” ——来宾市滨河北片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与安置补偿方案解读

今年1月22日上午,市区滨河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调查摸底工作动员会在兴宾区征地办的会议室召开,这标示着滨河北片区棚户区...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