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催开“致富花” ——兴宾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综述
兴宾区宝源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小平阳镇东南、和平、三联3个贫困村种植佛手果、化橘红、果蔬等930多亩,产值约1500万元,受益农户300多户1000多人,其中贫困户56户231人。这是兴宾区通过合作社带动发展特色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典型。
“产业是农村长远发展之基,是脱贫致富的主要依托。有了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兴宾区委书记杨添才说,近年来,兴宾区始终把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依托自身资源,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水果、蔬菜、桑蚕、肉牛、家禽等特色产业,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走出一条独具兴宾特色的产业扶贫之路。
顶层设计谋划产业
扶贫的关键在产业。近年来,兴宾区区、乡(镇)、村三级联动通盘谋划产业发展,在《***精准脱贫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了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做到了规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在充分尊重贫困农户意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策,为贫困村和贫困户量身定做产业发展规划,既避免了产业规划千户一面,也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
在个性化的产业规划下,小平阳镇东黎村村民黎善兴在长山社区建立太空莲生态农业种植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完成土地流转500多亩,初步形成加工销售、休闲娱乐、自由采摘、立体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发展模式,可提供就业岗位近150个,每年增加劳务收入约260万元。“今年是莲子第一年收成,每亩莲池可收获300公斤即食莲子,每公斤能卖到20多元,光卖莲子就可收入300多万元。”黎善兴高兴地说。
做强绿色生态农业
今年,五山乡古村葡萄示范基地项目投入资金456万元,打造升级900多亩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辐射带动周边100多户贫困户种植红心柚和葡萄。该示范基地仅葡萄种植面积就发展到700多亩,总产值近900万元,发展葡萄产业让全村人甩掉了“贫困帽”。
“只有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兴宾区长周廷新说,近年来,兴宾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贫困村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发挥生态优势,先后建成35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39个家庭农场,完成小平阳镇东南村委、青岭、岭头等5个养殖集中区建设,重点打造蒙村镇幸福里庄园、正龙乡“红河红”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小平阳镇佛手果种植基地、五山乡古村葡萄和红心柚种植示范基地、良塘乡“第一书记”产业园等。同时,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利用房前屋后,因地制宜建设菜园、果园、养殖园、休闲农业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
资金助力撬动产业
10月25日,在良塘乡新江村毛江屯,笔者看到,由良塘乡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组建的“第一书记”产业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
今年8月,良塘乡“第一书记”产业园正式挂牌。该产业园占地2000亩,从2017年起,拟用3年分3期投入资金共1000万元进行建设。产业园项目年产绿壳鸡蛋100万枚,年出栏香猪10000头、土猪5000头,订单辣椒或间套种红薯基地800亩,有机水果种植基地1000亩,立体养殖鱼塘50亩等,建成后产业园的年产值将达1亿元,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将不再是梦。目前,兴宾区计划投入财政资金138万元,用于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新江村委4个贫困村共有76户(含31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和资金入股的形式参与“第一书记”产业园建设。
今年1-10月,兴宾区安排自治区第一批、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1837万元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每个脱贫村和预脱贫村安排3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为每户预脱贫贫困户安排1000元,用于扶植生产,根据产业规模情况预脱贫贫困户每户最高可获得5000元产业扶植资金,极大调动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韦永明
新闻推荐
10月24日,兴宾区落实2017年度自治区、来宾市绩效考评第一监控组指标任务推进会召开。区委副书记罗胜奇参加会议。会上,成员单位汇报了绩效考评任务的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要...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