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练”三伏 武警战士训练场上竞风流
武警战士在进行掀腿压颈训练。 400米障碍训练中,攀越轮胎墙的武警战士身轻如燕、身手矫健。 应急棍术训练中武警战士目光坚毅,手臂孔武有力。 武警战士进行索降训练,从30米高楼顶冲下。 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的扛圆木行军项目。
在这个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里,陪伴大家的都是空调、西瓜、WiFi,但与武警来宾市支队官兵形影不离的是烈日炙烤下的靶场、训练场,他们每日“热练”不歇。在建军90周年之际,7月29日,记者走进武警来宾市支队教导队,感受他们如烈火般炽热的战斗作风。
沙场征程扬锐气
金戈铁马练精兵
在教导队训练场上,武警战士着迷彩训练服,目光坚毅、站立如松。在一栋30米高的7层楼房里,他们正在进行索降、快速攀爬训练。索降时战士保持双腿绷紧并拢、双手打开以维持平衡,面朝楼下脚踏墙壁快步冲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功降落在地;在快速攀爬训练中,只见战士们动作灵敏快捷、手脚并用,快速从二楼阳台爬至顶层,扣在腰部,由战友虚握的绳索成为他们唯一的保护措施,飞檐走壁俨然不仅是在武侠小说中出现的奇闻。
“索降和快速攀爬的实战意义主要在营救被困人质时,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全方位突击营救被劫持的人质。一排排长潘树藏介绍,这两项任务看似轻松简单,但往往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实战中可能要在比训练场更高的楼上执行,这也是对战友之间默契配合的考验。
除此之外,扛圆木行军、400米障碍训练、应急棍术、摔擒、掀腿压颈等训练项目不仅锻炼士兵体能素质,在军事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也不无裨益。
相较于同龄人的轻松自在,武警战士在日常训练和任务中更能体会肩上担负的重任。汗水湿透了军装、脚板磨出了血泡、背囊勒肿了肩膀,面对身体、心理接踵而至的极限挑战,武警来宾市支队的干部士官永葆初心,承担起保家卫国、护一方百姓安康的重任。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怀着对军旅生涯的无限向往和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无数好男儿选择投身武警军营。在抢险救灾一线上、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瞬间、在国家遭受欺压深陷泥潭的时刻,人民子弟兵始终无处不在。王昌龄《从军行》中有“不破‘楼兰\’终不还”,于他们而言,一切有损群众安康、国家太平的“楼兰国”都是劲敌,尚未清除,心中的国徽和迷彩服就永不褪色。
潘树藏是来宾本地人,面孔稚嫩的他是中队里人人称赞的军事技能、身体机能高手,入伍6年来他始终兢兢业业迎接各项任务。潘树藏曾3次被选拔进入每季度举行的为期7天的魔鬼训练,与各个兄弟单位战友一起并肩“作战”。“7天实战化的魔鬼训练的确非常考验战士的军事技能以及人体极限,但是绝不会有人想要退出,有些迫不得已退出的也是因为训练中受伤了。大家都非常珍惜彼此切磋技能、交流感情的机会。”
来自浙江绍兴的义务兵战士、1997年出生的顾天琦即将退伍,谈及最初的军旅梦,腼腆羞涩的他随即变得生动健谈起来,“以前学校对面有个消防中队,经常可以看到坦克、飞机,再加上电视剧里英勇神武的军人形象,耳濡目染之中被深深吸引住了。”即便退役回家,顾天琦仍打算继续投身特警行业,换个方式和地点同样保家卫国。
区别于古时候战火连天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奋勇怒号,如今和平年代的战士虽换了一种守疆卫土的方式,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也是他们为之付诸热血的方向。■晚刊见习记者 莫永娟/文 记者 黄光荧/图
新闻推荐
7月24日,市农机局、来华管理区联合企业帮助桥巩镇文武村村民开展水稻机械收割公益活动。当天,企业调进2台水稻联合收割机进驻该村,共为村民收割稻谷30多亩、节约开支3000多元。村民萧瑞政看到机子用...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