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斤春笋援武汉 守望相助渡难关
村民将处理好的春笋泡在山泉里,去除苦味。 村民在熬煮竹笋。
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3月,金秀大瑶山万亩竹林下的美味——春笋正赶趟儿冒尖。当地人背上背篓,结伴进山采笋。
“这里有一片竹笋,快来这边挖!”3月17日,尽管下着细雨,但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平孟村青山屯的10多名群众依然穿梭在桂中第一高峰——圣堂山的竹林里,忙着找笋、挖笋。
据了解,长垌乡平孟村、滴水村一带有竹林面积近万亩,年产野生苦笋、甜笋数万公斤。
“进竹林的路修好了,村民很高兴。”长垌乡副乡长黄柱旺说,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解除,村民从网上得知武汉的新鲜果蔬短缺,便与乡政府商量,决定向武汉疫区捐赠金秀大瑶山竹笋,把大山的馈赠送给千里之外的武汉人民尝鲜。
黄柱旺找到曾在武汉工作的大瑶山爱心协会会长陈竞龙商量。接着,陈竞龙委托在武汉的朋友,与武汉洪山区张家湾街道金色城市社区取得联系,计划向武汉捐赠1万公斤竹笋,缓解武汉蔬菜紧缺问题。
从3月16日开始,长垌乡滴水村民合作社、平孟村民合作社发动村民义务上山挖竹笋。
17日,阴雨,圣堂山坡陡路滑,村民蒋昌良在竹林中缓慢穿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能为他们(武汉市民)尽点绵薄之力,我非常高兴。”他说。
滴水、平孟两村地处风景秀丽的圣堂山脚下、滴水河河畔,位于金秀“莲花山-圣堂山”精品旅游线路上,是瑶、壮、汉民族聚居地。两村经济林地3.4万亩,主产杉木、八角、茶叶、竹笋、甜茶等农产品。
近年来,两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党委、政府帮扶,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和农家乐,村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今年,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通往圣堂山脚的万亩竹林产业路修好了。”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驻长垌乡平孟村第一书记谢春源说,路好走了,村民特别高兴,决定上山挖竹笋赠给武汉人民,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竹笋挖回来后,村民还要洗干净、去壳,用大锅煮上两三个小时,然后撕成条,放入山泉中漂洗,去除苦味。“这样就能保证竹笋运到武汉后,社区居民可以直接炒来吃。”村民李荣平说。
据了解,此次捐赠的竹笋均为苦笋。苦笋又名甘笋、凉笋,煮熟后质地脆嫩、色白,清香微苦,回甜滑口。每逢清明节前后,当地群众便会上山采笋。在当地,苦笋是群众饭桌上的时令佳肴。
黄柱旺告诉记者,近年来,平孟村、滴水村农业产业发展较快,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不仅有市级民宿旅游示范点,还开发出众多旅游产品,“疫情结束后,我们热烈欢迎各地朋友到金秀做客。”
记者了解到,目前,村民已采摘约5000公斤苦笋,待摘到1万公斤苦笋并全部加工后,将统一真空包装运往武汉。■晚刊记者 吴清文 莫岑 杨宇婷 通讯员 梁春玉 文/图
新闻推荐
金秀讯2月16日,金秀瑶族自治县人大机关组织人员,到该县罗香乡平竹千亩油茶基地调研春耕生产工作,希望各级人大代表带头落实...
金秀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金秀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