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瑶山护林员夫妇的绿水青山梦

广西工人报 2019-10-18 00:58 大字

黄通甫和黄日秀夫妻巡山的道路异常难走□沈泉池唐毅李冠才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的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瑶山保护区)长滩河保护站龙道山护林点,探访深山中的一对护林员夫妻——黄通甫、黄日秀。他们远离繁华都市,与大山为伍,与森林为伴,用脚步丈量着山岭,守护绿水青山。

夫妻携手守护大瑶山

龙道山护林点海拔1200多米,是大瑶山保护区最边远的护林点之一,管护面积2万多亩。据黄通甫介绍,因地属高寒山区,所以这里每年冬季都有长达30多天的冰冻雨雪天气出现;到了春夏之交,更有泥石流、滑坡、雷击等自然灾害出现。

今年47岁的黄通甫已坚守大瑶山16年。2003年的时候,黄通甫跟随老乡一起被临时聘用到大瑶山保护区从事植树护绿工作,直到2013年才正式成为一名护林员。十年的青春时光,黄通甫就这样守候在大瑶山深处。他曾有过一段破裂的婚姻,2014年,前妻因为忍耐不住这深山老林里的寂寞,改嫁他人。2016年,经朋友介绍,黄通甫认识了与他同龄的黄日秀,两人一见钟情,当年双方便重组了家庭。

在大瑶山这片生存环境险恶之地,一洼池塘,一间平房,一张方桌,一扇栅栏就是他们温馨的家园。黄日秀自愿加入到守护大瑶山的队伍当中,2017年,她成为了保护区里的唯一一名女护林员。

黄通甫说,上个世纪70年代末,环境保护概念已经纳入法律范畴,提出“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守护家乡青山绿水便是从那时起,在他心里悄悄埋下了种子。

每天要巡山5至8小时

每天天边刚露出一丝光亮,黄通甫和黄日秀就要起床洗漱、吃早饭、准备干粮……早上8时就背着一天的干粮从护林点进山。

“慢点,小心滑倒!这几棵是我去年刚种下的罗汉松和和红豆杉。”山路陡峭,黄通甫一边提醒笔者留意脚下的路,一边介绍路边稀有的植物。他说,这里原本没有路,时间长了,队员们便踩出了一条巡山路。

黄通甫与妻子黄日秀两个人一共要负责5条线路的巡视工作,每天走一条线路,每走一条道路回来都要花5至8个小时。走累了,他们便捧一把山泉洗脸,然后并肩坐在树荫下休息,一同欣赏山间繁花。

“但雨雪过后的山景在我眼里还是美的,可碰上雷雨天气的话就真的让人感觉可怕了。”黄日秀说,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当时,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恰巧她的手机出现异常,一直亮屏无法关机。而丈夫黄通甫因为担心手机会引来雷击,于是便将手机从她手中夺过,丢到了室外。这些年,家里的电器因为在打雷的时候忘记拔掉电源,曾经烧坏过几台。

绿水青山就是他们的守护目标

广西大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成立。2000年4月,大瑶山保护区获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4907.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6.1%,属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目前,大瑶山保护区设有7个护林站,16个护林站点,共有护林员60人,实行分片管理、二十四小时值守。

黄通甫守护山林的十几年,并非一帆风顺。“在前几年,破坏大瑶山森林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山下的村民经常会上山盗伐,给护林工作加大了难度。”但让黄通甫感到欣慰的是,随着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护林队工作得到很多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时常见到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动物来我家的菜地偷吃东西。”为了能吃上新鲜蔬菜,黄日秀在护林点的小屋前种了蔬菜、瓜果。黄通甫说,如今村民上山砍柴、偷猎、盗伐树木的也少了,一些不曾见到的野生动物,逐渐成为了陪伴他们守山的“朋友”。“偷猎人少了,鸟儿也就不怕人了,偶尔还能看到几只小猴子窜到我家附近来。”

新闻推荐

自治区领导莅市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走访慰问活动 党委政府的关怀问候温暖人心

(记者陈猛火)24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绍川率队到来宾市,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走访慰问活动,先后走访慰问杨...

金秀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秀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