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退休干部赵保钊初心不改 “我要再进乡村课堂发挥余热”

来宾日报 2019-09-20 09:42 大字

赵保钊在罗香乡腊河小学作红色宣讲。(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委老干局供图)

“我公费读6年师范,曾任小学校长、学区校长。1973年7月入党,1981年被评选为县普教先进工作者和柳州地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我的成长离不开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决不能逢山止麓、遇水留岸,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往直前……我现在还可以爬莲花山、圣堂山,应该发挥余热。我要求第二次走进学校,传递红色基因;我不要报酬,自己乘车,每年到乡村小学给学生上10节课。”

这是金秀瑶族自治县退休干部赵保钊今年6月3日写给金秀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局的一封信。73岁的赵保钊不忘来时路,主动要求去乡村小学上课。

赤脚徒步到桂林求学

“全部学生都是打赤脚,没有鞋穿,冬天也没有。”1952年,赵保钊刚满6岁,回忆起当时在金秀瑶族自治县罗香小学求学的情景,他感叹那个年代的大瑶山着实缺衣少食。1954年,赵保钊有了一双自己的布鞋,但只有节庆日或吃宴席时才舍得穿。

赵保钊在罗香小学读了三个学期,因高年级学生人数少,要抽调5名低年级学生才能组成一个班级,成绩优异的赵保钊便直接跳级到四年级。1958年,勤奋好学的赵保钊高小毕业,被选送到广西省桂林民族师范学校(今桂林理工大学)。

“去桂林读师范,母亲特意给我买了一双稻草织的草鞋。”赵保钊回忆,当时从罗香到金秀约49公里,不通车,只能走路。“走着走着,脚被草鞋磨破皮,天黑才到金秀,我偷偷哭了一场。”第二天,他从金秀前往桐木,因山路塌方不通车,加上脚伤,他只能打赤脚徒步走到桐木。次日,赵保钊强忍着脚痛,徒步到鹿寨县寨沙镇搭车,几经周折,终于到达桂林。

表决心去偏远山区教书

从大瑶山走出来的赵保钊,既不会说桂柳话也听不懂普通话,在桂林求学时,他与老师、同学交流只能靠双手比划。

幸运的是,当时初师班的班主任谭韬曾在罗香乡教过一年书,能用粤语与赵保钊交流。谭老师像父母一样照顾赵保钊,让他慢慢适应学校的生活。“初师3年、中师3年,连读6年。”赵保钊回忆,当时吃穿用全由学校负责,一个星期加菜两次,每年发两套衣服、一双鞋和一顶帽,三年发一件棉衣,还有5元零用钱。

1964年,赵保钊毕业,当时桂林市教育局局长和师范学校的书记作毕业报告。听了报告后,毕业生个个雄心壮志,积极讨论表决心。“我和男同学郑可芳还写了决心书。”赵保钊依稀记得,决心书里写到:“我读了六年师范,是党培养了我……我是瑶山人,要求到最边远的山区学校去教书。”

最终,学校领导批准赵保钊和郑可芳到金秀大瑶山教书。

随后,金秀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召开大会,宣布将赵保钊分配到罗香中心校。刚宣布完,赵保钊就打报告要求到最偏远的乡村学校。最后,赵保钊被安排到罗香乡六竹、平林两个村教书,开展巡回教学(一位老师负责两所学校)。

初心不变再进乡村课堂

“六个年级,一个年级只能讲8~10分钟的课。”赵保钊说,当时,山区乡村有文化的人很少,当老师的更少。乡村老师除了教课,还要负责扫盲工作,动员17岁以下的青少年到学校读书。另外,每个村每周开设“扫盲”夜读班。“一些群众不方便,老师还需上门送教。”赵保钊回忆说。

1968年,老师下放,要求各校老师回原籍教书。赵保钊所在的平竹小学大队专门打报告,要求上级让他留在平竹小学继续教书。1971年,经大队党支书胡可来介绍,赵保钊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赵保钊调到罗香乡琼五小学任校长,不久后调到罗香学区任副校长、校长。

1984年,从教20年的赵保钊被调到政府部门工作。“当时我不想改行,毕竟读了6年师范,觉得自己适合教书。”要离开教育岗位,赵保钊有些不舍,但他最终选择服从党组织的安排。

2002年,赵保钊从金秀县人大退休。

退休后,赵保钊发挥写作特长和教师本色,经常写诗赞美祖国发生的可喜变化,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全身心投入“五老”志愿服务工作,传唱新瑶歌,歌颂祖国美,还经常随“五老”志愿服务队进学校开展红色爱国教育。

“我公费读了6年师范,我热爱教书。”赵保钊说,这么多年来,他初心不变,第二次走进乡村小学上课,他会继续发挥余热,传递正能量。■晚刊记者 吴清文

新闻推荐

金秀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圣堂山风光。(覃针摄)来宾网-来宾晚刊讯(记者唐毅)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公告。公示...

金秀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秀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