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瑶山的不舍和期待 “希望你们明年再来!”

来宾日报 2019-08-05 09:53 大字

饭后,大学生志愿者和瑶娃唱歌、拍照,十分欢乐。

8月3日,天气阴凉,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永和村十八家屯的小学操场上,身穿瑶族服饰的大学生志愿者与孩子、村民说说笑笑,热闹又温馨。

今年7月10日,在团市委和市妇联的指导下,由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发起的“七彩假期·乡村儿童守护陪伴营”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开营。今年,该项目在忻城、金秀、象州、兴宾区等6个县(市、区)设置16个营点,十八家屯营点是其中之一,该营点共有14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设小班、中班、大班,并制定不同的课程,让瑶娃的假期更丰富多彩。

大学生志愿者的用心和真诚感动了淳朴的大瑶山村民。为感谢志愿者的付出与陪伴,村民自发筹款操办一场感谢宴。

“我们很感谢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的到来和陪伴不仅帮助孩子,还帮助家长。”感谢宴的组织者、63岁的冯文明说,大学生志愿者陪伴孩子21天,早已结下深厚的感情,提出感谢宴的想法后,村民纷纷响应,十八家屯、板显屯共36户村民筹款,自己买菜、烧菜,为志愿者操办了一场瑶族宴。村民还让志愿者穿上瑶服,亲身感受瑶族文化,增添了感谢宴的隆重感。

冯文明说,自从志愿者来到村里,他9岁的孙子和5岁的孙女每天都早早起床,8点必到学校,跟志愿者一起写字、画画、跳舞等。短短21天,孙子、孙女变化很大,孙女学会写字,孙子更懂事了。“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乱跑,还能解放劳动力,真的很感谢志愿者。”

村民赵梦财的女儿今年读四年级,性格比较内向,第一天,本来不愿参加陪伴营活动的女儿在奶奶的陪伴下去学校,晚上回家后十分兴奋,叽叽喳喳地说起陪伴营的事,临睡前主动提出第二天还要去学校。“她变化真的很大,原本不太愿意做家务,参加陪伴营后,现在会主动分担家务,玩手机的时间也少了。”赵梦财说。

感谢宴结束后,身穿瑶服的孩子与大学生志愿者围在一起,开心地唱歌,欢乐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明天我们还要吹唢呐,用隆重的仪式为他们送行。”冯文明说,“希望他们明年再来!”

对于村民热情的举动,大学生志愿者很意外。

“没想到村民会对我们这么热情,很感动。”大学生志愿者孔令扬说,下次有机会还会再来。

“陪伴营结营了,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该陪伴营队长管东说,接下来他的学业会很忙,但一定会抽时间再回来看看这里的孩子。

昨日下午,简单的结营汇报表演结束后,有的村民吹着唢呐,有的村民帮忙拉行李,将大学生志愿者一路从学校送至村口。近百名村民和孩子自发相送,大家依依惜别,拥抱抹泪,短短路程走了10多分钟,离别的气息萦绕在大瑶山里,久久不散。

新闻推荐

一张没有日期的发票引起的“争执” □本报记者陈千立

“这张票据没有日期,而且这笔两万九千元款项的用途也没有对外公开,这样的管理容易产生风险。”“这钱又不是我拿去私用,我也...

金秀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金秀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