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踩雨,钢铁意志攀巅峰 广西第三届花山诗会金秀站侧记 □寒香小丁

来宾日报 2019-07-03 09:44 大字

古石墙,细雨徐落,圣堂山一片空蒙。倏地,一道低沉的埙声在山中响起,打破了大山的宁静,原来是诗人大朵在广西第三届花山诗会休息闲余给诗人们吹奏埙曲呢!

这已经是花山诗会金秀站的第二天。24日下午,抵达金秀瑶族自治县后,结束了花山诗会来宾市区活动的诗人和评论家们到瑶族博物馆参观,了解瑶民族文化和瑶民族民俗。当晚,在金秀盘王谷召开了“诗歌创作座谈交流会”,来自全区各地的文坛诗人、评论家及金秀的诗人、文学爱好者共计50多人参加了交流会。交流会上,除了作为主持人的广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朱山坡之外,几乎把所有的发言机会都留给了诗人们,整个交流会共有近三十位诗人积极发言,时间超出原计划的两个小时。

来宾诗人东禾说,自己有一个困惑,就是翻译诗的准确性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拿出一些以前的英文诗去给朋友翻译,结果让他十分吃惊,翻译出来的诗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翻译的结果大相径庭,这让他很是迷茫,英文诗的翻译,要以什么为标准?黄土路说,写作的动力是内在力量,他更注重写一些必要的东西;诗人陆辉艳说,写诗歌,写的是生命的经验,要懂得多元视角,找到自我的状态和位置,从中领悟到人生都处于困境中的结局;来宾诗人蓝敏妮谈了诗歌地域性和记忆点的问题,不强调南北,强调记忆点,称有的诗歌,看了一遍之后,其中的某句能让人永远都不会忘记……诗人和评论家的发言,让大家感触颇深。其实,每个人的思维都是独立的、多元的、多维的,同样的东西,大家写出来的总有不同的亮点。

诗歌创作座谈交流会的第二天,是大型的采风活动——金秀圣堂山之行,这才有了诗人大朵于圣堂山第一个休息点古石墙的埙曲之美。悠悠埙声在山林间传荡开来,扫去了众诗人的疲倦,把大家带入了音乐的美的世界。等耳朵过完瘾,大家再次起程,冒雨向圣堂山顶攀去。

我们起先是跟着盘妙彬老师一组的,盘老师身体有些不便,我们都以为,他到了古石墙就不再攀爬了,哪知他仍然坚持往上爬。途中一个景点,我们拍了几张照片之后,再寻找盘老师,发现他已先我们一步往前了。沿路攀登,雨越下越大,周围除了云雾,只有绿植相伴,也没什么可拍的,于是我们开始一路追赶,以期能够追上盘老师。

接近峰顶时,圣堂山的小雨突然变成了暴雨,轻风也变成了狂风,滴哒雨声变成了齐涮涮的雨水冲击声,暴雨仿佛从天上倾倒下来,狂风吹得人都有点站不稳了,大家也都累得不轻,每一次抬脚,都好像有千钧之重,看着前方逶迤的山道,我们一度犹豫,这样的狂风暴雨下,还要不要继续爬上去?

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既然盘老师都能坚持,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呢?不能在最后的这一小段放弃了,那样会留下遗憾。于是,我们再一次冒着狂风暴雨往上攀登。

当我们终于站在圣堂山之巅时,虽然面对狂风,淋着暴雨,周围都是白茫茫一片,看不到什么景色,但那种内心的满足感,仍然让我们如饮甘露,浑身的细胞都跳跃起来。

暴雨后的圣堂山,到处都是临时形成的瀑布,下山之路,很是危险,时不时被瀑布冲击,即便是穿着雨衣,打着雨伞,我们所有人几乎都湿透了,鞋子里面全是水。但我们内心,都是开心的,快乐的。

第二天,在返程的车上,石才夫主席当即交了《圣堂山五题》,他语重心长地说,写诗,不要浮于表面的抒情,要沉下去,要有哲学层面的思考,要每一句都有信息,不要写多余的话,希望大家以后多出好的作品。

广西第三届花山诗会虽然结束了,但留给我们的,绝不应该仅仅是几场会议,而是更多深层次的思考。同时,诗人们在采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钢铁意志,也是我们所有人应当学习和秉承的,正如他们对待诗歌创作的态度,执着地向着诗歌创作的现实“高峰”攀登。

新闻推荐

桐木镇三友村第一书记张继峰:跨越3500公里的真情帮扶

张继峰(左)与同事交流。(资料图)2018年1月,张继峰服从组织安排,从黑龙江哈尔滨,跨越3500公里,来到金秀瑶族自治县,挂任桐木镇三友...

金秀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秀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