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村村民不等不靠 一地多产辛勤谋致富 ■晚刊记者 吴清文 通讯员 韦竺君 文/图

来宾日报 2018-09-28 10:06 大字

胶厂屯生姜喜获丰收。

“9月是村民忙着收生姜和彩椒的时节。因村民的土地基本都在山上,路很难走,所以中午他们都不回家,有些人甚至在山上一连住上好几天。”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青山村委胶厂屯的村民小组长覃异军一边轻车熟路地骑着摩托车载着记者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一边如是介绍。

一地多种吃住土地旁 村民不等不靠辛勤谋致富

据了解,2006年,胶厂屯受下六甲水电站蓄水影响,不得不全村搬迁,当时共有移民56户220人。搬迁后,莽莽群山成为全村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地,能耕种的土地面积只有约8000亩。因这些土地基本是位于山上的陡坡处,所以村民平日的农产品运输全靠肩挑马驮。

“彩椒100多亩,生姜200多亩,油茶2200多亩,其中1200多亩油茶是今年新种的,另外还有珍珠李300多亩、黄金竹800多亩……”这些都是胶厂屯的支柱产业。面对艰苦的条件,胶厂屯村民不等不靠,靠着勤奋努力,在有限的土地里进行套种,争取更多产出。

“那边的彩椒都红了,我们还没来得及去摘。”正在给彩椒地除草的覃异荣和其妻子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有生姜7~8亩、彩椒5~6亩,新种油茶约40亩。记者发现,他家的彩椒地里还套种着不少珍珠李和油茶树。“这些果树种有三年时间了,已经开始挂果,等到第七年,果树不丰产时就砍掉,换种油茶树。”覃异荣笑着说,等过几年果树砍掉,油茶树就可以挂果了,这样地不荒,能多点收益。

覃异荣又带着记者到他家的生姜地走访。“今年,生姜价钱还不错,卖出半亩地的生姜已够小孩的学费了。”覃异荣说,生姜的价格开始时是3元每斤,后来每斤能卖2.8元、2.6元、2.2元。因地里的农活较多,且只有他们夫妻俩打理,加上山路很难走,他和妻子便在土地旁边搭了个简易棚,里面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只为就近多做点农活。

招商引资积极建新村 库区群众致富路上有奔头

为加快“多彩库区·宜游新村”的建设,近年来,金秀瑶族自治县水库移民局共投入专项资金800多万元,为胶厂屯修建拦河堤坝和护栏,改路、改水、改厕,建立村内休闲小广场、活动中心等。2017年,经招商引资引进“翠谷秘境”旅游项目落户胶厂屯,计划于2019年5月开业。

胶厂屯的移民群众不等不靠,勤劳、守法,2013年该屯被金秀县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当地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通过抓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建设,带动胶厂屯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促进库区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如今,该屯库区群众已实现年人均增收6300元。

“胶厂屯7.2公里的产业路硬化资金已到位,最快今年11月就能动工。”该县水库移民局局长陶学胜表示,产业路能让库区群众致富路上更有奔头。

新闻推荐

写好“茶”文章 喜迎丰收节

品味乡愁今年9月23日,全国将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9月20日,首届金秀“中国农民丰...

金秀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秀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