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库区移民六十年 安居乐业人团圆 ——金秀大樟乡水库移民村60年变迁纪事

来宾日报 2017-11-02 10:06 大字

核心提示

1957年,国家兴建桂平金田水库。那年,21岁的吴有辉刚成家。为给水库建设让路,吴有辉及其村中其他23户人家共103人,背起行囊、挑着床板灶具,扶老携幼离开家乡。随后,他们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大樟乡义陆村一个叫旁往(壮语意为荒凉的烂水田)的地方落了脚。60年后,村中44名60岁以上的老人于10月28日齐聚一堂,欢度他们移民后举办的首届重阳节,并述说60年来该移民村的巨大变迁。

离开故土:他乡村民来接待

吴有辉今年81岁,他的母亲是大樟乡义陆村人,嫁到桂平市紫荆镇龙垌村(原三江乡龙洞村)。因桂平金田水库建设,龙洞村村庄及大片农田被淹。1957年,21岁的吴有辉刚结婚,紧接着就进行了举家搬迁。

搬到哪?吴有辉的母亲提议并发动大家搬到她的娘家——金秀大樟乡义陆村。“当时可选择落脚的有三个地方。”1957年,吴有辉、吴义风等三人先后到金秀大樟以及象州中平、百丈等地调查,最终决定选择大樟乡义陆村。理由有三:龙洞村有两个媳妇是从大樟乡嫁过来的,在大樟乡有亲人可投靠、帮扶;义陆村有田地可耕种,靠近山林有木头建房;离乡政府和乡中学很近,方便出行。

82岁的吴义凤回忆说,搬迁那天,龙洞村24户103人,挑着床板、灶具、锄头等生产生活物资,扶老携幼,从天还没亮就出发,直到天黑才走到60公里外的大樟乡义陆村。

义陆村当时有400多人,对于外乡来的100余人,义陆村民各家各户竭尽所能全部接纳。“义陆村村民很淳朴、善良。”吴义凤回忆说,村民腾出了房间或者与外乡来的人合住一屋。

据了解,语言不通是当时最大的障碍。龙洞村村民是讲白话和客家话,义陆村村民讲的是壮话。因此,很多时候,村民间是通过手势比划进行交流。“当年生产生活物资匮乏,义陆村村民很友善、热心,我们下地干活时,屋主会借锄头、犁耙等农具给我们,有时还同用一个锅煮饭。”老人说起当年的情况,满是感激之情。

安定下来:生活慢慢好起来

吴有辉回忆说,大约八九个月后,他们算是真正的安顿下来,却不料碰到“大跃进”,后来又发生了全国性的自然灾害。直到1962年,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帮助下,他们在一个叫旁往的地方分到120多亩田地。有田地后,村民白天外出劳作,晚上砍野木、编草帘,最后在挨近一口老泉井旁搭建起属于自己的茅草屋。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村民靠着勤奋读书,得到稳定的工作岗位。吴义生8岁时随父母从龙洞村走路到大樟乡,刚到大樟时,学校校长李雅山家接纳他住在一起,后来吴义生考上广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当了老师,直到退休。吴义生回忆说,也正是因为移民村是靠近学校旁边,村里坚持读书的人很多。吴义生的儿女以及儿媳4人都考上广西师范大学,当了老师。

据村民介绍,移民村已退休的公职人员有10余人,目前仍在政府机关单位公职工作的也有10多人,靠着勤学努力,移民村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移民好政策:村民受益生活美

2005年6月21日,金秀发生山洪,移民村20多间泥瓦房被冲毁,但随着一系列移民扶助政策相继出台,移民村的生活情况也越来越好。“除了水毁房的补助外,市县水库移民局还对水灾重建户额外补贴5000元/户。”金秀瑶族自治县水库移民局局长韦军介绍,针对移民村的政策有移民村子女从2010年起读高职高中免学费;2009年起,对2006年7月1日以前出生的移民村农村户口,每人每年补助600元,共补助20年,仅大樟乡旁往移民村补助对象就有258人。目前,对移民村危房改造户,水库移民局会另外补助。

10月28日,市水库移民局局长罗志邦在金秀移民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大樟乡旁往移民村,共同验收移民村巷道硬化工程项目,全长300多米,共投入13.8万元。罗志邦表示,每个移民村每年都会有1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扶助产业发展,目的是让移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

据吴义光介绍,近几年,水库移民局先后投入20多万元修缮带有休闲娱乐功能的村中祠堂、村中广场以及其他基础设施。今年10月,村中巷道修好后,村民自发举办了移民村60年来的首届重阳节活动,让全村约300人过了一个团圆节。

“接下来,计划发动村民一起发展种养为主的农业综合项目,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吴义生表示,移民好政策会让移民村村民都受益,生活更美好。■晚刊记者 吴清文

新闻推荐

金秀六巷,人间的世外桃源

尘世喧嚣,行走其中,若心累了,人是需要一处安静独处之地来放松身心的,这个地方,我以为金秀的六巷最为适宜。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中东部的大瑶山,山高林密,而六巷尤甚。有人说,地势落差大的地方必有美景。...

金秀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秀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