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丰富脑袋 解除忧愁 强化管理 金秀倾力为“第一书记”锻造“强健体魄”

来宾日报 2017-09-04 12:13 大字

本报讯(记者 莫植彬 通讯员 陈海清)在脱贫攻坚决胜阶段,金秀瑶族自治县紧紧抓住驻村“第一书记”这个重要环节,加强中央、自治区等诸多扶贫政策的学习贯彻,完善管理措施,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今年8月25日,在脱贫难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该县共开工建设通村公路100条、约300公里,总投资近1亿元,年底可全部完工,是去年同期的3倍。

扶贫先扶智。该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党委统筹安排,在帮助贫困群众扶智之前,首先加强了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相关政策的学习。县脱贫攻坚工作队副队长、博士管志斌花了两个月时间,重新学习中央、自治区、市和县26份共计70多万字的相关扶贫文件,并从中摘要8000多字,编成《金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支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手册》,特别是该手册所列的11项***惠农政策,通俗易懂,方便操作。从6月份开始,该县花1个多月时间,由“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组成宣讲团,分别到该县的28个贫困村和49个面上村进行政策宣讲。政策的宣传使广大群众进一步知晓了扶贫政策,特别是“雨露计划”教育扶持政策,使50名瑶山贫困大学生在今年新学年开学前获得人均5000元的资金资助;金融支农政策则让23户贫困户获得每户10万元的两年期政府贴息贷款。

针对瑶山交通不便、环境艰苦的实际,金秀推出“两保障”措施,帮助“第一书记”解决驻村脱贫的后顾之忧。一是驻村经费保障,县财政安排140万元作为该县28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经费,落实每个贫困村“第一书记”1.5万元专项经费;二是驻村安全保障经费,为28名“第一书记”和160名驻村工作队员分别购买200元人身意外保险,拧紧人身安全的阀门。

在体现关爱的同时,金秀还完善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制度。建立“371”督查机制,即每月(30天)全覆盖明查1次,每周暗访1次,每天抽查1次。在每天的抽查中,还利用网络推出“一天一场景”的检查办法:在“第一书记”微信群里,每个成员每天都要向“群主”发一张图,报告“行踪”,以辨真伪;建立“一人一档”管理制度。县里为“第一书记”建立了工作档案,包括工作职责、任务清单、完成任务情况和扶贫成效等,作为星级评定的重要依据,有效地调动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新闻推荐

投资千亿 建校千所 ——我区“双千计划”助教育扩容提质纪实

本报记者奚振海“双千计划”是自治区全面实施教育振兴行动、取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举措,即从2014年开始的4年时间里,广西多渠道筹措1000亿元以上资金,新建1000所学校,改扩建一批学...

金秀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金秀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