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红水河畔 呵护桂中健康 来宾市人民医院争创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莫永娟

来宾日报 2020-06-16 07:51 大字

来宾市人民医院位于盘古大道,交通便利,为群众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院领导率领全体职工仰首阔步走向未来。5月30日,来宾市人民医院高压氧舱正式揭牌投用。优质贴心的服务,让市人民医院成为桂中人民首选的医疗服务机构。心胸腺体外科团队可在短时间里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救“心”手术,比肩全国、全区同级医疗单位。

1951年4月,来宾市人民医院的前身来宾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正式创建;2002年12月设立来宾市,于次年升格为来宾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来宾市人民医院通过评审,创建成来宾市唯一一家国家三级综合医院;2018年9月,来宾市人民医院召开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下称“三甲”)动员大会,正式吹响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的创“三甲”冲锋号角……

这是一段段令人难忘的旅程,这是一代代来医人呕心沥血、栉风沐雨,怀揣着为桂中儿女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的梦想不断前行。至今,来宾市人民医院已走过近70个年头。70年寒来暑往,70年筚路蓝缕,来医人再次站在创“三甲”的前沿阵地,他们誓要筑起推动来宾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医疗水平提升和惠及百姓健康的坚实屏障。

顶层设计 “三甲”创建势在必行

创建“三甲”不仅是来医人的梦,更是自治区和来宾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光荣任务。

早在2018年,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已将来宾等四座城市的创建“三甲”工作作为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的既定目标,而“支持防城港、来宾两市创建三甲医院,实现设区市三甲医院全覆盖”则是将来宾市人民医院创“三甲”工作列入自治区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医院全体职工深感重任在肩。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民医院创“三甲”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农生文、市长雷应敏为组长的来宾市创“三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来宾市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工作方案》《关于印发<来宾市人民医院人才引进与培养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充分调动全市力量,整合资源,全力推进市人民医院创“三甲”工作的开展。

“公立医院要坚持公益性不动摇,以‘三满意’为标准,积极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以赴确保创‘三甲’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农生文在实地调研市人民医院创“三甲”时的要求。

“市人民医院要把创建‘三甲’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同样的,雷应敏的一句话掷地有声。

守卫健康使命光荣,创建“三甲”时不我待。近两年来,市人民医院频频行动,召开工作推进会、升温加压会和百日攻坚大会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部署整改工作,并在自治区创等达标督导组的指导下,针对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专科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持续改进医疗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该院党委书记潘江表示,创“三甲”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更是桂中群众追求健康、医院谋求发展、医务人员寻求进步的必由之路。“这是来医人的愿望,也是医院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全体职工必须努力奋斗,全力以赴投入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中,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历久弥坚 来宾人医筑牢根基

来宾市人民医院坐落于城北区盘古大道,这里交通方便、人口密集,配套设施完善,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快捷的诊疗服务。

70年前建院之初,市人民医院仅有6名职工,开设床位仅5张,默默守候一方健康事业。此后,四迁院址、七改院名,从一座小瓦房到如今高楼林立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走过70个年头。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经历了70年的风雨历练,市人民医院已发展成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预防和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该院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全院编制床位800张,现有职工1340人,设有临床科室27个,医技科室8个,是国家爱婴医院、来宾市120急救中心、来宾市产科急救中心、来宾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来宾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医疗设备是考量一所综合医疗机构的硬性条件。目前,市人民医院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972台(件),50万元以上设备81台,近期又增添了3.0T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64排CT、16排大孔径定位CT、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等大型、精密医疗设备。舱体为三舱七门共36个舱位的大型高压氧舱群于今年5月30日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是目前桂中北地区舱位最多的氧舱群。

这些大型、高端、精密设备的投入使用,不仅让该院医疗设备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还拓宽了诊疗业务,提高了诊疗技术水平,为来宾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福音。

大爱无疆 医院公益功能夯实

“厚德精医,严谨求实”是市人民医院的院训,该院始终坚持“尊重生命、促进健康、立院为民、大爱无疆”的办院宗旨,以建设“来宾民众健康需求的首选医院”为立足点,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引领1300余名来医人坚持不懈,与疾病作斗争。

今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市人民医院作为来宾市唯一定点收治医院,当仁不让地投入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中,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治疗工作。截至今年4月,共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人11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疑似病人40例、留观病人310例,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转自治区邕武医院集中治疗,并于3月16日前治愈出院。该院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和院内零交叉感染的“双零”目标。

此外,该院先后派出3批次共9名医护人员北上援鄂,在疫情重灾区直面困难、拯救生命。1月29日,市人民医院举行驰援湖北抗击疫情誓师大会,医务人员一同许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承诺,彰显来医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来宾市综合实力顶尖的医院,市人民医院扎实开展对口帮扶,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相继与合山市人民医院、象州县人民医院、兴宾区八一医院以及兴宾区迁江镇中心卫生院、大湾镇中心卫生院结成对口支援对子。两年来,共选派34名医师到受援医院开展精准帮扶,通过“传、帮、带、教”模式,提高受援医院服务能力,累计开展业务讲课106次、教学查房400余次、手术带教50余次、疑难病例讨论100余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

“骨质疏松的治疗、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薄弱项,所以那一段支援工作忙碌而充实。”市人民医院骨科医师黄锐在2018年对口支援合山市人民医院时,不仅给合山群众带去健康福音,更为该院骨科人才的培养添砖加瓦。合山市人民医院院长梁寒晖说,这几年市人民医院共派出16名各专科领域的人才到该院支援,在医疗技术、服务意识等各方面给予鼎力支持。“目前,合山90%的基础疾病都能在当地治疗,真正实现造福群众,保一方平安。”梁寒晖表示,市人民医院还协助该院建立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该院开展“二甲”复审准备工作提供充分指导。

优化服务 增强群众获得感

“优质服务工作”是医院发展建设永不停滞的主题,这也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让病人和家属获得安心和希望。

走进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亲切的导诊服务,温暖的提示标语和简便高效的就诊流程,无不彰显着一所大型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的初心理念。市民覃女士的父亲因患糖尿病,时常往返于市人民医院内科诊室,她陪伴父亲求医的这些年见证了该院服务质量节节攀升的过程。“以前缴费是真的不方便,现在医院不仅增设了缴费窗口,还开通了手机缴费等缴费方式,给我们节约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覃女士说。

不仅如此,市人民医院还持续优化就诊环境和流程,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实施多形式预约诊疗与分时段预约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一条龙就医服务,让患者家属少跑腿;开通医保线上支付、结算功能,成为广西首家能够进行全国医保直报、门诊慢性病直报、一站式结算的单位。同时,市人民医院药房也开启智能化服务病人新模式,让“人等药”变成“药等人”。据悉,智能化自动发药机单机储存量高达8000盒,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候药时间;24小时温湿度检测仪实时监测药品质量;全区第一家医院在临床各科室均设有站点的有轨物流小车,及时将药品传送到各临床科室,让住院患者及时享受就医服务,避免因长时间等待药品而错过最佳的给药时间。

温馨无处不在,患者倍感贴心。去年11月,市人民医院关节创伤骨科收治了一位87岁的韦阿婆,股骨颈骨折的她患有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术后还出现了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症状。一张病危通知单发出后,家属都不抱希望了。“因为病情不乐观,老人康复过程中情绪一直不高,也不配合护理工作。”科室护士长梁宏娇带领护理团队细心看护,鼓励韦阿婆燃起希望。渐渐地,老人病情有所好转,出院那天她伸出大拇指给医护人员点赞。

强化“龙头” 提升医疗高质量

“三甲”医院的创建,医疗质量是生命线。建设重点专科、培养桂中一流医疗人才一直是来医人梦寐以求的事,因此在梦想尚未实现之前,他们苦练内功,自我加压。为了创“三甲”,更是为了来宾的医疗卫生事业,他们将自己推上一条艰苦的道路。

市人民医院全力打造胸痛中心、创伤急救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危重新生儿急救中心五大中心,积极推进自治区级及市级重点专科建设,以点带面,强化龙头建设,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其中,胸痛中心自2018年9月一次性通过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现场认证后,各项质量指标稳步提升。在国家胸痛中心总部发布的“2019年质控总分排名”中,市人民医院位列全国1000多家医院的第45名,广西第一名。

“医者仁心,大爱来宾。”6月11日,4名病人家属一同将这块牌匾送到市人民医院心胸腺体外科。这是以科室主任邓盛为主刀医师的团队,在2天内完成4例心脏体外循环手术,从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治疗与护理,短时间里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救“心”手术,实现了让来宾人在家门口就能治大病的心愿。近几个月来,心胸腺体外科团队将技术特色不断“升级”,从“打响第一枪”到“连续发射”,学科能力日益凸显,心脏疾病领域治疗能力不断提升,推动该学科同全国、全区同级医疗单位相比肩,实现了“弯道超车”。

无独有偶,前不久,市人民医院肝胆胃肠外科团队经过数小时奋战,成功开展一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NOSES),该手术的成功拓宽了NOSES的适用范围,为胰腺微创手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标志着该院腹腔镜微创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没有形式上的追逐攀比,创“三甲”对来医人来说已经融入日常,每天晚上2个小时和每周六的“三甲”时间凝聚起磅礴力量,酝酿着破茧成蝶的那一刻。海阔天作岸,山高人为峰,市人民医院正以一流的技术、设备、服务和环境,秉承“尊重生命、促进健康、立院为民、大爱无疆”的宗旨,继续锐意进取,为来宾人民的健康创造更多精彩和辉煌。

(图片由来宾市人民医院提供)

新闻推荐

“六一”慰问 情暖童心

5月29日,来宾日报社、象州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象州县石龙镇政府和石龙镇马列村委组织人员,一起到马列小学开展“六一”儿...

合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山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