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头羊”养成记

广西日报 2019-10-12 11:03 大字

本报记者蒙进煌通讯员覃丽丽陆思敏

无路子、无技术、无资金,是贫困户产业脱贫的难点。今年以来,合山市以产业扶贫为关键抓手,全力打好脱贫攻坚硬仗。

合山市是广西2016年首批脱贫摘帽的4个县(市、区)之一,在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不返贫的道路上,如何帮助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之路上走稳走顺,该市通过能人带动、技能培训、平台搭建,帮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致富路更宽。

1特色养殖“啄”开致富门

近日,记者走进合山市果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鸽场,只见鸽笼整齐,4000余只鸽子欢叫着,场面十分壮观。

“养鸽场是去年5月开始建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合作社的创建者陆小飞说,他返乡前一直在浙江打工,去年5月在合山市“万才返乡共建小康”政策的吸引下回乡创业。

一个偶然的机会,陆小飞得知养鸽子可以挣钱,便和大哥、表弟等人筹资50万元成立合作社,建起养鸽场。如今,合作社占地面积已达10多亩,建有2个棚舍,养有种鸽近2000多对。

今年年初开始销售,到现在陆续卖了1800余只,一只乳鸽16元,他们收入约34万元。除去肉鸽,鸽粪卖给种果户或养鱼场又得一笔收入,不过他们把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投资扩建了。

“我们打算再扩养种鸽2500对,年底产值将达260万元左右。同时,我们要把养鸽的技术传授给周边的乡亲,带领大家一起致富。”陆小飞说。

新闻延伸:

在加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方面,合山市培养27名致富带头人,每个脱贫摘帽村都有3名以上创业致富带头人。今年,全市对27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开展走访活动,了解他们的创业等情况。

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是合山市坚定的产业扶贫工作目标。当前该市的“5+2”特色产业有优质稻、糖料蔗、柑橘、猪、牛、羊、澳洲坚果,“5+2”产业覆盖率90.26%。今年上半年,优质稻种植面积4万亩,糖料蔗种植面积3.4万亩,柑橘种植面积0.61万亩,澳洲坚果种植面积1.2万亩;生猪出栏1.9万头,肉牛出栏0.15万头,山羊出栏0.345万只。

2入股合作社分享红利

9月27日,合山市岭南镇石村加入桂盛养兔合作社的贫困户盼到了今年的分红大会,共有76户代表开心签字领钱,每户分得600元的红利。

“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让贫困户抱上新型经营主体的“大腿”。企业创办人韦贵康2012年大学毕业后,辞去高薪工作回乡养兔。成立合作社后,他带领村民特别是贫困户一同养殖肉兔,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服务。

2016年,该镇石村、古樟村共14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入股合作社的贫困户,每年共享合作社收益10%的分红。当日的分红正是2016年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的第4次分红,有76户各分到600元的红利。

桂盛养兔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目前共吸纳356户贫困户入股。2016年至2018年底,合作社总计给贫困户分红57万余元。

新闻延伸: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今年,合山市新增农民合作社5家,目前全市累计在市场监管局注册的农民合作社157家、家庭农场35家。全市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61家,其中种植类24家,养殖类31家,其他类5家,共带动贫困户3126户发展扶贫产业。全市8个脱贫摘帽贫困村,每个村均有1个以上(含)新型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带动。

3用科技政策壮大产业群

10月8日,在自治区政府发布的第8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名单中,合山市澳洲坚果庄园赫然在列,成为36个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之一。

澳洲坚果产业是合山市扶持的特色农业重点产业,也是该市“5+2”扶贫特色产业。该市对澳洲坚果产业出台系列扶持政策,通过无偿赠送种苗、聘请技术专家等方面给予种植户大力扶持。

澳洲坚果庄园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展产业扶贫,贫困户通过土地租金、劳务收入、利润分红方式实现创收。庄园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带动群众自主创业2000多户,解决农民就近务工问题。在澳洲坚果庄园的辐射带动下,目前合山市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

新闻延伸:

合山市强化产业科技支撑,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市、镇两级选聘7名科技特派员,精准对接全市8个脱贫摘帽贫困村,每位科技特派员服务2个脱贫摘帽贫困村,实现对贫困村科技服务全覆盖。

该市还落实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因地制宜设置产业指导员。每个脱贫村和贫困村根据本村产业特点,每个产业设置1名产业指导员,目前全市共有55名产业发展指导员。

新闻推荐

政协专题协商上塘小学征地扩路问题

9月11日,合山市政协组织召开2019年专题协商会议,就《关于给合山市上塘小学征地扩路的提案》展开座谈研讨协商。会前,合山市...

合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