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我脱贫”到自主发展 ——河里镇洛满村洛沙屯村民韦质亮脱贫记
韦质亮是合山市河里镇洛满村洛沙屯村民,家中5口人,两个儿子均是在校生,其父亲年迈且已丧失劳动能力。韦质亮家中有1.8亩田地、6亩林地,仅依靠较低的经济收入支撑着整个家庭的开支。
韦质亮原是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人,在1989年的一次修理过程中,因大货车水箱突然爆炸,致其左眼不幸被炸伤。经辗转合山市、柳州市的医院治疗,他的左眼还是失明了。左眼失明直接影响了韦质亮的转移再就业。因为家庭经济来源单一,再加上两个孩子还在读书,家庭负担日益繁重。2014年,韦质亮夫妇在村里经济能人的带动下,种植了5亩蜜橘,勉强维系生活。然而,由于家庭人均纯收入长期达不到国家贫困线标准等原因,韦质亮于2015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分数仅为46分。原本思想就比较保守,被列为贫困户后,韦质亮与其他贫困户一样,抱着“等、要、靠”的思想,希望得到政府“救济”,不想也不敢脱贫。
“韦质亮的致贫原因在于因学致贫,更在于思想的贫穷。”结对帮扶干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多次到他家宣传产业扶持政策和转移就业政策,努力激发他自我发展、自我脱贫的动力。然而,韦质亮不是以没有田地发展种植,就是以家中没有地方养殖及缺乏资金等为由拒绝自主发展产业,并以左眼失明为由放弃参加各项技能培训和企业招聘会的机会。
要实现真正意义的脱贫,首先思想就不能继续贫穷。“阿叔啊,你没做工就没有得吃的啵!”帮扶干部隔三差五就到他家做思想教育和思想动员工作,有时候邀上村委干部、“第一书记”一起,有时候请村内曾存在类似思想负担的贫困户一同前往“现身说法”。慢慢地,韦质亮的思想有了一些转变,但仍存在“脱贫后万一返贫怎么办”的顾虑,缺乏发展资金又怕贷款还不起,想扩大规模却怕销路打不开等,这些现实顾虑使得韦质亮“不想”脱贫。
为打消韦质亮顾虑,原洛满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李盛民和村委干部,与韦质亮共同商讨制定产业脱贫计划。同时为动员其申请小额贴息贷款以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他们还专门给韦质亮一笔一笔算清贴息信贷的“明白账”。经过多方努力,韦质亮终于放下思想包袱,下定自主发展的决心,增强自我脱贫的信心。
2016年,韦质亮利用上级财政扶持资金1万元入股肥佬佶养牛专业合作社,并申请到贷款5万元,扩大种植了7亩多的连片蜜橘,新种植连片坚果10亩。2016年年底,韦质亮的家庭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1688.4元提高到了目前的3802.45元,顺利实现了脱贫目标。□兰就芳
新闻推荐
雷应敏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专题协调会上强调 强化问题导向 加快项目进度
(记者何彩威)10月25日,市长雷应敏主持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专题协调会,就合山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推进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自...
合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