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堪回首 现在生活幸福 ——从柳湖乡产业发展看玉门市脱贫攻坚新成果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
本报记者周爱玲
通讯员李俊楠
夏季的玉门市柳湖乡,处处是花的世界,绿的海洋。在小康村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内,衣着鲜亮的村民张迎芳在温室外面搭起了小凉棚,前来休闲娱乐的游客把一袋袋西瓜装进了后备厢。数着手中一沓沓钞票,张迎芳的脸上乐开了花。如今的张迎芳一家人,住进了新房子,有了小轿车。但是12年前,刚从岷县迁移到这里时,张迎芳家十分困难,事过多年,想起往事,她依然觉得不堪回首。当时的张迎芳从来没有想过,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产业扶贫让我们移民群众奔上了致富路。”张迎芳说。
其乐融融一家人
家住富民村1组的张迎芳有个9口人的大家庭。全家经营着20亩承包地,今年至目前,1座温室西瓜头茬毛收入2万多元,二茬西瓜也陆续上市了。钢架大棚内种植了桃树,套种的辣椒也上市了。
“多亏了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才让我们移民群众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以我家为例,家里人口多,如果不是享受到产业扶贫等方面的好政策,那还真是不敢想,现在的日子会是个啥样子。今年,我家又搭建了2座钢架拱棚,乡上补贴钢架,自己才花了6000多元。”张迎芳说。
2015年,张迎芳家花16万元建起了新房子,2016年,她又花10万元购买了家用小轿车,张迎芳家的日子过得和城里人差不多。这只是玉门市移民乡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柳湖乡相关负责人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按照玉门市相关要求,柳湖乡制定的帮扶措施主要有产业发展、医疗救助、转移就业、教育脱贫、社保兜底等。
6座拱棚让我们走上了致富路
见到富民村2组34岁的村民李永奇时,他正和32岁的妻子何玉丽在自家的钢架大棚内采摘圣女果。
李永奇家里有74岁的爷爷奶奶,还有3个孩子,全家共7口人。***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后,李永奇一家被确定为***户,享受到了很多优惠政策,其中,5人享受了3类低保。今年,李永奇一家又搭建了6座钢架拱棚,自己才花了1.1万元。
“目前,3座钢架大棚的草莓已经卖完了。草莓刚上市时,每公斤40元,我们家每天能收入600元至700元,还不用去市场上卖,游客直接就来棚里采摘了。现在,另外3座钢架拱棚里的圣女果又开始销售了,每公斤8元左右。我们每天口袋里都有现钱,和刚来时的日子相比,那简直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李永奇说。
2015年至2017年,柳湖乡***专项贷款享受265户718万元;搭建钢架拱棚125户147座;羊只调引267户3107只;(新)改建养殖圈舍53座。
从零起步到产业蓬勃发展
“我家钢架大棚里的桃树上嫁接了李子,等到上市时,应该能卖上好价钱。这几年,玉门市对农业,尤其是移民乡镇扶持力度大,有了补贴资金,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就更足了。”张迎芳说。
柳湖乡是疏勒河项目开发区建设的整建制移民乡。
“移民群众刚来时,都是以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通过这几年我们的引导和大力扶持,移民群众的认识也提高了,特别是柳湖乡从2012年开始种植钢架拱棚和日光温室,由原来的零起步发展到现在,每年钢架拱棚以400亩到500亩的速度发展;日光温室以100亩到200亩的速度发展。目前,我们全乡钢架拱棚达到1600座,日光温室达到350座。通过发展钢架拱棚和日光温室等现代设施农业,老百姓的收入明显翻了好多番。建乡初期,移民群众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很低,到2016年底,全乡人均收入达到了9700元,特别是产业这块,我们现在已实现了村村有园区、家家有产业、户户稳增收的目标,也实现了移得来、能致富、争脱贫的目标。”柳湖乡党委书记高明说。
张迎芳在温室内摘西瓜
新闻推荐
玉门市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破行动本报玉门讯(通讯员杨棋焜)“自从市里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破行动以来,垃圾一扫而空,四周的环境彻底变样,我们的生意自然也就好起来了。”日前,玉门市玉门镇南门村...
玉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玉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